Posted on: August 11, 2012 Posted by: Elise Ay Comments: 0

Be prepared to the first position. 從第一位置開始,又回到第一位置,起點與終點,出發與回歸,芭蕾永遠是生命中的首選,是唯一的抉擇,人生中的first position.
典型的美式勵志喜劇紀錄片。不過它所述說的不只是芭蕾,更是其背後深刻而無法量化的生命故事--截然不同的個體,大相逕庭的背景,南轅北轍的歷練,但最終都指向了同一個目標。每個咬牙苦撐、每個堅苦卓絕、每個緊繃煎熬的時分,真實而深刻。生命的每個遭際,奇妙而決絕,五分鐘就能改變一生,這是芭蕾世界的準則,但何嘗不是生命的規律?而所有的拉拔與奮鬥,生理上與心理上,和社會、和家人,和自己,又架構出另一幅不同於舞台上的人生。關於光燦成功背後所付出的所有不為人知的努力與辛酸,我們都已經說得太多太多,這是一個這麼普通卻又極度不平凡的題材,只因它適用於每個年齡、每個階層、每個有理想、有希望的人的身上。因此總能在千篇一律的故事底下,激盪出每個人對於夢想的同情共感,流下感動真摯的純粹眼淚,並提醒自己更該努力、更該堅強,永不放棄。

 

(Miko Fogarty是我在片中最喜歡的舞者,英日混血,在虎媽的嚴厲控管之下,持續對她所熱愛的芭蕾付出無與倫比的努力。半準決賽中,Miko因失誤在舞台上跌了大跤,這是支為了證明她有能力進入準決賽而額外跳的作品。十分喜愛結尾的那個回眸,那是一個12歲的小女孩所會有的神情嗎?堅定成熟,彷彿在芭蕾裡他們已然活過了無數的光陰,走過了無限的路途,對於自己、對於夢想,有了不一樣的認識與感受。)

在這樣一個尷尬的生命階段看了這樣一部電影,儼然又是另一則隱喻。在最最失意、最最徬徨、最最茫然,而產生了不計其數對自己質疑的脆弱時候,這樣的勵志氛圍或許是黑暗裡的一道光,溫柔的照亮了一些幽微晦暗,帶來了些許溫度,鵝黃色的柔光包覆著稜角分明的武裝,熒熒閃耀,平靜美好。

芭蕾彷彿一場零和遊戲,贏者全拿,輸者全無,然而成本卻所費不貲。對於家境富裕者而言,比賽失利,生命的方向就此改變了,但他們的未來仍然還有很多發展的機會;但對那些在夾縫中苦練,在生活裡苦撐的人們,一旦輸了,他們就完了,他們就沒有未來了。背負著家庭的重擔與人生的孤注一擲,他們走在唯一的一條路上,無法回頭,然而不被肯定,也就只能等待著分崩離析。Joan Sebastian與Micheala在這條鋼索上行走,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面對家人的期待,面對身體上的傷痛,面對曾經的悲慘遭遇,他們選擇勇往直前,在那短短五分鐘的舞台上,燃燒生命。

有過太多次的舞台與比賽經驗,看見片中主角們顯而易見的情緒--上台前箭在弦上的焦慮緊繃與下台後蜂擁而至的雜感心情,更能感同身受,隨著他們潮起潮落。生命的鐘擺來回擺盪,我們只能不停向前,選擇放棄,或堅持奮鬥。

 

令人懾服的除了其中的毅力與堅持等等美好的生命特質外,更在於他們眼神裡所散放出來的光芒,銳利而直接,一種捨我其誰的自信與使命必達的決心。10幾歲的小孩子就能有這樣無比的能量與決心毅力,實在令人汗顏。他們從小就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且拚了命的努力追求,這樣的高度、這樣的執著,是怎樣崇高美好的境界?我們還能有偷懶的藉口嗎?

很顯然的,First Position這部紀錄片絕對不只跟拍了電影中的這幾位主角,儼然經過一番挑選與重組,而創造了這樣一部喜劇收場的勵志紀錄片。忽略了那些暫時失敗的,暫時不被看好的,選擇眼下成功的故事,告訴我們努力終會有收穫。

 

No Sacrifice is too Great.
No Training is too Painful.
And Nothing Will Stand in Their Way.
  生命總在獲得與失去間慢慢成熟,漸漸茁壯,發光,發亮,留下痕跡。不斷嘗試,不斷努力,堅持夢想,永不放棄。看似老生常談,卻實實在在是生命的真諦。

延伸閱讀:
Report from The New York Times
Introduction about Miko Fogarty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