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February 26, 2013 Posted by: Elise Ay Comments: 0

法國詩人波特萊爾在《巴黎的憂鬱》裡對於「海港」有這樣的看法:「對於一個已厭倦於和生存鬥爭的人,海港是一個富於魅力的寓居。天空的廣闊,雲彩的流動之建築物,海洋善變之色彩,燈塔的閃爍,是一個悅目且不使之厭倦的奇妙三稜鏡。高邁的船隻,有複雜的帆具,有浪濤在其上印出和諧的波紋,能使心靈保持他對美和韻律的鍾愛。尤其是,對一個不再有好奇心和野心的人而言,偃臥於高閣之上,或以雙肘支著石質的港灣建築物以靜觀那些來往的人們的動亂以及那些尚有希冀的能力,尚有致富的慾望的人們乃是一種神祕的,屬於貴族的悅樂。」

  南街海港(South Street Seaport),位於曼哈頓的downtown區,鄰近Wall Street、Brooklyn Bridge等金融重鎮與觀光景點,但不同於嚴謹而分秒必爭、錙銖必較的金融區,南街海港展現了一派悠閒從容的風貌,琴瑟在御,歲月靜好,不見時間流動。儘管這天的行程已是待在紐約的倒數幾天了,卻反倒有種旅行從這裡才開始的錯覺。

波特萊爾的句子是回台灣後又過了一陣子才偶然瞧見的,那些文字那麼精準的切合了一個海港所予人的舒服與愜意,潛伏的記憶又被勾了回來,好似還能聞見帶著點海水味的氣息。在這兒買的草莓身體乳液的甜膩也每每喚起我對於海港的懷念,以及旅行的嚮往。然而,不僅僅是厭倦和生存鬥爭的人,或是不再具有好奇心或野心的人們會喜歡海港,每個居住在都市中,備受生活迫促的老老少少,海港都是處極具吸引力的誘人境地。

 

南街海港熱鬧卻不擁擠,閒散而不壓迫,腳步到此不自覺的慢了下來。這裡彷彿是曼哈頓人生活的出口,在一個不遠的地方,讓人能逃離瑣碎的日常生活,投向一個空氣不那麼稀薄的放鬆之必要。而我也偶然發現,這裡好像比較乾淨。

或許無論生活在何處,都要為自己找一座海港,可以在天沒那麼冷沒那麼暗的時候,吹吹海風,看看人群,想想未來,嚐嚐曾經。

  一種對於海、天空與閒適的鄉愁。

 

  波特萊爾的文字在前,字裡行間翻攪出太無窮盡的畫面,也就無需贅述了。這天,剛從繁華、嘈雜而紛亂的華爾街走出,從沒想過會走進這樣一片淨土,就像是從真正的生活裡走出來,到一個寧靜祥和的地方稍事歇息,調整、適應,然後再出發。
 人間重到海,天上莫為河。
  人人都想要一處桃花源,可其實,這樣的地方是可以發現的,anytime, anywhere。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