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September 6, 2013 Posted by: Elise Ay Comments: 0

2013,我的獨立練習。

  2013年,我22歲,大學即將畢業,很幸運的應屆考上第一志願研究所。因此尚且不必煩惱求職就業,繼續讀書就是了。人生就這樣看似很順遂的即將繼續過下去,繼續著10幾年來的讀書模式,資優班、明星高中、菁英大學、菁英研究所(自己使用這樣的詞彙時覺得莫名尷尬難堪,一來覺得好像有點炫耀賣弄,二來有點訝異自己竟能在這扭曲的體制下生存的這麼好)然而自從放榜後一直隱隱的有種不安定的感覺,除了對於未來的一切誠惶誠恐,也總覺得,人生好像不該只有這樣。在這階段性身份的轉換之間,好像應該做些什麼,一些可以證明自己已經22歲,已經大學畢業之類的事。總之,想做一些從沒做過,有挑戰性,可以證明自己有能力的事。

 
 
  旅行。
 
  在這之前,曾和家人自助過美國和香港,也跟團玩過日本、韓國和中國,旅遊經驗其實不少,但從沒有一個人出去過。很嚮往另一片天空、另一道陽光(換句話說就是國外的月亮比較圓?)很喜歡旅行過程中無論如何平凡的物事都變得新奇有趣的感覺,一種陌異化的癮。一直都覺得旅行很有意義,不只是放鬆玩樂,好像還有些比較深刻但卻說不上來的東西。開拓視野、培養國際觀世界觀什麼的太冠冕堂皇太cliche,就只是想親眼看看從前只能在書本網路上看到的其他地方的風景文物到底長什麼樣子,認識一些不一樣的人,以及觀察其他地方的人們如何生活,學著和他們同樣生活而已。光明正大的偷窺與模仿。簡言之,就是想出去,離開熟悉的環境,離開舒適圈,離開依賴,學習一個人在異地獨立生活。
 
 
  其實一開始報名的不是暑期學分班,而是VYA的國際工作營。
 
  無奈和workcamp無緣,報名的項目通通沒有開放名額給台灣,於是毅然決然放棄,轉而搜尋學校的資源。但一開始也不是想參加荷蘭和德國的暑期學分班,而是心儀英國牛津的暑期遊學團。然而我是個容易受影響,些微意見就能左右我決定的人。爬了幾篇過去幾年的心得,發現牛津遊學團的宗旨是語言與文化,所以課程相對而言較淺,行程大多既定,自己能主導的部分較少。這麼一來,又違背了一開始想走出去的初衷。於是,報名了,選上了,然後又放棄了。不要遊學團,那麼就學分班吧!可以自由選擇有興趣的課程,沒有團體行程,但是什麼都得自己來。學校只負責告訴你,你選上這門課程囉!一路上要小心,旅途愉快!從機票開始,所有事情都要自己處理。這看起來好像比較有挑戰性也比較有趣,比較符合我想出去又想證明自己的條件。太棒了,就是它了。
  相較於歐陸,英國是我更想去的地方。英國倫敦大學!好吸引人的地方!但是,它的申請需要托福成績。距離申請只剩兩週,這樣短的時間根本不夠我考托福,遑論完全沒準備的成績會是怎樣的令人沮喪了。或許和這個地方的緣分還沒到吧!荷蘭烏特列茲大學不需要托福成績,就因為這樣,我去了歐陸。(其實在這之前曾經想過,若要申請交換學生,第一個想申請的就是荷蘭,without resons。重點是當時我根本一點都不了解荷蘭,但印象莫名很好。)
 
 
  從小就是個被保護得、呵護得很好的小孩,雖然不想再依賴了,但家人仍然不放心,或許出於保護慣性,憂心很多擔心很多,於是需要溝通、溝通,再溝通。
 
 
  我要出發了。
 
  兩週在荷蘭烏特列茲上藝術史課程,討論荷蘭的Golden Age Art,之後遷徙到德國柏林,也待兩週,上德國藝術史,from Middle Ages to the 20th Century,最後多留一週,在德國境內晃晃。為什麼是藝術史?沒為什麼,我只想多接觸一些有興趣但很陌生的領域。為什麼是荷蘭和德國?因為我報名的是荷蘭的暑期學分班,恰好它和柏林自由大學合作,因為想多去一點國家,又因為這兩個國家英文的接受度也滿高的,於是就選了這門課。想多去一點國家為什麼最後只留在德國?因為第一次一個人出國,最後的自助旅行也找不到旅伴,不想舟車勞頓,好好的在德國走走也不錯。


 
 
 
  我將這趟旅行定義為獨立練習。
 
 
  雖然沒有艱難的行程,不是輝煌難達的國度,停留的時間也不長,就只是個高度開發的文明地,就只有五個禮拜,然對我來說還是個挑戰。如何在異國生存?不只生存還要上課,還要讀書,還想旅遊。講著自以為已經很熟悉,其實不然的語言,遇到棘手問題該如何溝通?該怎麼解決?與不同文化的同學相處,一開始課堂上的受挫,心情該如何調適?體力不支、疲憊無力,但眼前還有好多美景,該如何取捨?很多很多。不斷突破自己以為的極限,不斷看見自己的弱點自己的缺陷,不斷告訴自己要加油要繼續走下去,不斷受到衝擊不斷被感動不斷開心不斷沮喪,好多好多。
 
 
  回台灣兩個禮拜了,還沒能將這五個禮拜的日子好好拿出來抽絲剝繭重新檢視。我得到的東西實在好多,雖然一時也說不上來到底是什麼。好像長大了,好像更獨立了,縱使還是會難過還是會流淚,但我知道我比以前更有勇氣去面對更多事情了。
 
 
  感謝這次的獨立練習,讓我知道我已經有更多能量去面對未來的一切。研究所開學在即,就像今年的旅行一樣,把自己留白,一切重新開始,又是一個新的練習。而2013的獨立練習,會好好回味。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