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個星期足跡所至之處也大多是市中心熱鬧喧囂的地方。毫不諱言我喜歡大城市,喜歡她的便利、她的世俗、她的炫目、她的喧囂,以及她的種種可能性。然而Driebergen是我在Utrecht好喜歡的一座小鎮,適合養老,或許也適合寫作。
踏上歐洲大陸的第一天,來到荷蘭的第一天,第一次一個人旅行的第一天。從Schipol Airport直接搭火車到Driebergen-Zeist,車程大約40分鐘。(從Utrecht Central搭車約11分鐘)什麼都是新的。什麼都是第一次。第一次踏上歐洲的土地,第一次一個人推著30公斤的行李在機場找連接火車站的路,第一次在荷蘭櫃檯買車票,第一次到詢問櫃檯問我該到哪裡搭車。非常緊張。緊張程度大概僅次於在桃園機場候機的時候了吧!當時胃以一種奇特的方式灼熱疼痛。在曼谷轉機,戒慎恐懼全身肌肉繃得不能再緊,大半夜的所有神經卻異常清醒。我總是一個太容易緊張的人。看看時刻表,看看自己查的資訊,再看看時刻表,深怕錯過了我該搭的那一班車,又害怕搭上錯誤的一班車。火車上人不多,三三兩兩忙碌著。我喜歡歐洲火車座椅面對面的形式,好像在談話,偶爾中間還會有張桌子。行李太大了,揀了一個最靠門的位置,看看窗外,看看車內,看看自己的行李,還是很緊張,但已經在完成一件事的路上了。
車廂與車廂間隔著一段平台,平台上是車門,走過平台,下了幾級階梯、推開玻璃門,才到座位的地方。火車駛過Utrecht市中心,一對母女上車,女兒穿著紅色的皮衣,提了一袋衣物,這或許是和她和母親在商店裡東挑西揀下定決心付了錢帶回家的寶貝,而母親則提了一袋日常用品,以及一束花,粉紅色的好大一束花。她們說著我聽不懂的荷蘭文,我想她們大概在談論著回到家後要做些什麼吧,討論花該擺在哪,討論晚餐吃什麼,談論生活。放鬆不得,明明還有十多分鐘才到站,但我不耐地扛著我的大行李到了車門邊等待,深怕行李礙了事,把我載到一個更陌生的地方。一位年輕母親推著嬰兒車坐在往上層走的階梯。忘了說,荷蘭的火車分為上下兩層,一等艙和二等艙,價格不一樣,一等艙的設備更新更舒適,但其實二等艙已經夠好了,再說在荷蘭境內的移動時間都不長,二等艙已能滿足所有需求。荷蘭的境內火車不採劃位制,有位置就坐,彷彿告訴你不必拘謹。媽媽講著電話,大概是和爸爸說話吧!女孩乖乖地在她的著色本上圖畫。生活在車廂裡溢散。
Utrecht Driebergen Campus (De Baak Campus)應該是暑期課程才開放的校區(這學期認識從Utrecht University來台大交換的女孩竟然不知道這個校區!合理推斷是summer course專用),在Driebergen(這不是廢話嗎)。新課程開始的週末,Driebergen-Zeist車站會有Utrecht Summer School的專車接送。平日的話,從校園出發,大約走40分鐘會到車站,公車班次也不少,10分鐘就能到了。到站後只看到指示牌,接待人員不見蹤影,突然一位身穿Utrecht Summer School工作服的非裔女士不知從哪兒冒出來,好熱情地擁抱歡迎我,之後嘰哩瓜拉問了好多問題。或許對荷蘭的極好印象是從這裡開始的。這天是夏天裡的冷天,只有17度,熱情staff說前一天明明30度。
到了Reception check in,將自己安頓好後,開始在校園亂晃。一個人都沒見著,什麼聲音都沒有,一個寧靜校園。
(宿舍、餐廳、教室全在這一棟。每個人都住單人房,房內都有衛浴設備,每間房都有門禁卡,儼然小型的舒適旅館。乾淨、安靜,美中不足的是,這生長在森林中的學校太自然,不知名的蟲太多。兩個禮拜對抗長得像蜈蚣的奇怪蟲的辦法就是冷洗精,乾淨迅速有效,雖然有點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