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May 10, 2017 Posted by: Elise Ay Comments: 11

跟 MillyQ 敲定專訪時間後,一直處在極度焦慮的狀態。畢竟,在這之前已經有許多篇關於 MillyQ 的專訪文章,而 MillyQ 本身也曾經分享過很多了,因此,這篇文章的定位究竟是什麼,一直是專訪前困擾著我的問題。

 

如果說之前的專訪談的是「身為時尚部落客的 MillyQ」以及「時尚部落客 MillyQ 的心路歷程」的話,我希望這次的訪談,能以「認識 MillyQ 這個人」為主題。拿掉頭銜、去掉標籤,從一個(以 MillyQ 自己的話說是)「跟你我一樣的平凡人」的角度,看看她是如何過出一段不斷激勵他人、自我突破的,不平凡的人生。


 

其實第一次見到 MillyQ 是三年前,在巴黎。

 

當時坐在複合式商店 Merci 的咖啡廳裡,以小讀者的身份天南地北地和她聊著這座迷人的城市,也談論著自己。沒想到再次和 MillyQ 一起坐在咖啡廳時,她已然將當年在巴黎一閃而過好想分享她所認識的巴黎給大家的念頭,具體化為一本厚厚的旅遊書,現在正靜靜地躺在桌前。「想得再多,不如動身去做。」於是她耗費了三年心力,鎔鑄了十年經驗,在實用的旅遊資訊裡,加入特別的個人小趣事,彷彿帶著讀者一起回到她所身處的那個巴黎的當下,以活潑、親切且充滿生命力的口吻,說著一個又一個獨一無二的屬於她的生命故事。《米粒Q的巴黎私心瘋》不是一本只負載著客觀資訊的冰冷旅遊書,而是一本有著溫度、分享著關於巴黎的知識與經驗、燃燒著生命熱情的旅行書籍。這樣的一本書,特別 MillyQ。

 

時尚是生活,而旅行是初衷、是養分,也是生命中的不可或缺

 

MillyQ 研究所畢業後,從 LVMH 集團的儲備幹部、外商公司的行銷企劃,再到部落客與 #accro 的品牌總監,以不同的身份在時尚圈闖蕩。「時尚」對 MillyQ 而言,不只是她工作的產業,更是生活的每個部分,「時尚就是生活」。或許正如 Gabrielle Coco Chanel 女士的那番話:「時尚不只是一件衣服那麼簡單。時尚存在於空氣中,誕生在風裡。一個人可以憑直覺感知它,它就在你頭頂的天空中,它就在你每天行經的道路上。」時尚不只關乎穿搭、意味精品,時尚是「用最經濟實惠的方式,過最舒服的生活。」 MillyQ 語重心長地說,「而最終,它體現在我們的生活風格(lifestyle)上。」「其實你要說巴黎人真的多會穿搭,其實也沒有。但他們的穿著都是協調、好看的。巴黎人的家裡,也並沒有多富麗堂皇,然而一定舒服可愛,而且在許多細節上有好多小驚喜。」對於常被賦予許多幻想的「法式風格」,MillyQ 輕輕地下了這麼一個結論。

 

如果時尚是生活,那旅行對 MillyQ 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身為一個熱愛自由、喜歡冒險、說走就走的射手座,旅行是生活中必須的充電、是寫作、分享的靈感來源、是每隔一陣子一定要有的東西。旅行途中,五感全部張到最開,感受特別深刻,好奇心又重新被燃起,也喚醒了對生活細節漸漸熟極而無感的自己。對 MillyQ 而言,一次她所期待的、一次「真正的旅行」,就是用自己的步調在當地生活一段長長的時間。放慢腳步、用心體會,很深刻很深刻的那種體會,無論是體會與當地人的互動還是感受環境,都是很用力地去感受、去記憶。旅行在 MillyQ 的生活中,是養分、是不可或缺,更是初衷。

 

你可能不記得,不過 MillyQ 的部落客之路,正是從旅行開始。

 

「當初我要去奧地利當交換學生,才剛交了一個男朋友。那時候想要跟男朋友分享異國的見聞,讓我們至少比較同步,才開始寫部落格。沒想到當初的男朋友沒看,反而累積了很多忠實讀者。」說起當初之所以開始寫部落格的原因,MillyQ 從來沒有想太多,只是單純地想分享自己覺得有趣的事物,有了想法,就付諸行動。因此,當有了寫書的念頭,MillyQ 也沒有考慮太多,就馬上著手實踐,而她毫不猶豫地就選擇了「旅遊書」這個形式,因為旅行是一切的起點,也是生命的必須。

 

在 MillyQ 兩本書的序言裡,她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這是一本關於「夢想」的小書。「原來我第一本書也曾經提到過這是一本『夢想小書』!其實我已經忘記我當初的自序寫什麼了。這樣看來,我真的是一個很重視夢想的人耶!」夢想在 MillyQ 的人生中佔了一個重要的位置,也是推促她不停前進、完成更多想做的事的動力。

 

「有了夢想,心中會有藍圖、會有方向,會醞釀著熱情,並且努力朝著它前進。夢想可能是從小到大憧憬的事情,也可能是現在希望未來會有的樣貌;而理想對我來說,可能更現實、更華麗,可能是大家都會羨慕的事,然而達成時可能會有點缺憾。對現在的我來說,我沒有理想,但有很多夢想。」

 

TYSJ0592

意識到自己不是一個可以穿高跟鞋的人,而是個適合、也喜歡穿平底鞋的人

 

「我以前,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俐落幹練、每天穿著高跟鞋跑來跑去、很有氣勢的品牌經理人,就像是時尚女魔頭,或是穿著 PRADA 的惡魔。」MillyQ 慢慢談起多年前曾經期望的以後,「但是我很快就意識到自己不是一個可以穿高跟鞋的人,而是個適合、也喜歡穿平底鞋的人。」「我從小就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所以當我五度五關,打敗好幾百人,進入 LVMH 當儲備幹部才兩個月,雖然有個大家都稱羨的頭銜,但我很快就知道這不是我要的。我馬上遞出辭呈。當初我連下一份工作在哪裡都還不知道。」當時或許是生命中的天翻地覆,如今說來卻顯得雲淡風輕。「米爸可能對我要當一個全職部落客都還沒那麼生氣,反而是辭掉 LV 的工作他超生氣,也覺得怎麼會有人這麼笨,應該要找到下一份工作之後再辭職啊!」「但我覺得我就是要斷尾求生。結果辭職不到一個禮拜,就找到一份外商公司行銷企劃的工作。他們甚至在面試結束後,就問我明天可不可以來上班。」這份工作,MillyQ 一待就是兩年多。

「我覺得知道自己要什麼知道該如何做很重要。」

 

多工的能力絕非一蹴可幾,而是日夜累積

 

「我進入外商公司當行銷企劃的時候,因為品牌集團和公司編制的關係,其他人都有團隊互相照應負責的幾個品牌,但我這邊除了我老闆外就是我,而我們要負責 10個品牌(眼神死)。行銷企劃呢,要負責發想新品的中文名稱、寫文案、發新聞稿、聯絡媒體、辦記者會、找場地,而且找完場地還要把所有細節拍下來,回傳給國外公司,讓他們確認、跟相關單位接洽、和設計討論做示意圖、跑全省的百貨專櫃、辦各百貨和櫃位的活動、櫃姐的教育訓練、追貨、陳列、查看業績、異業結合等等,噢對了,還要配合百貨和集團的時程發想各種活動,像是春節檔期、母親節、父親節檔期、週年慶、購物節等等⋯⋯」MillyQ 一口氣說了一長串當初的工作內容,想了想又說,「其實應該不只這些,而且這些工作只是發表一支新品要做的事。如果一個月同時有兩、三支新品,而這種情況幾乎每個月都在發生,我真的超崩潰。而且這些工作是個輪迴,當我覺得週年慶終於結束了,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不,還有接下來一連串的檔期和活動。那時候,我一邊工作還一邊在寫部落格。」

 

前期每天加班加到晚上 11 點 55 分是生活的常態。為什麼是 11 點 55 分?因為半夜 12 點全公司會大斷電。

「一邊工作一邊寫部落格的前期,我可能都半夜 12 點多回到家,洗個澡之後,又開始寫部落格,寫到 4、5 點,睡個幾個小時,7 點又起床準備上班。這樣持續了兩年多,直到身體出了狀況,才覺得勢必得做個取捨。」

 

原來身兼時尚部落客、#accro 品牌總監和旅遊作家的 MillyQ,之所以能同時完成這麼多事情,很大一部份是當初工作時期的累積。也是這時候我才明白,MillyQ 之所以常常說「什麼事情都是累積,沒有捷徑」的原因。因為,這就是她的人生經驗。

 

MillyQ 要求自己盡善盡美到,連老闆都說不必事事做到 100 分

 

「有一天我真的受不了了,所有電話同時響起,所有人都要找我。暫時處理完手邊的事情,我默默走到公司的陽台崩潰大哭。不知道過了多久,老闆因為有事要找我,才發現我在陽台,而且竟然還在大哭,問了原因之後,他就說:『我不是早就跟妳說了嗎?真的不用每件事都做到 100 分,妳這樣只會搞死自己。有些事做 100 分,有些事做 80 分,甚至有些事情做 60 分就好。妳每件事都要求自己做到 100 分,但其實大部份的人都看不懂。』」「連老闆都這麼跟我說了,應該是真的不用事事做到 100 分吧?也是這時候我才想起,其實米爸也跟我說過一樣的話。工作的那兩年多,我學會了很多事,也開始學習不那麼用力地完成每件事。不過對於我自己堅持的事情,我還是要求要做到 100 分。」高度的自我要求,是 MillyQ 的人生態度,更是 MillyQ 之所以為 MillyQ 的重要原因。


MillyQ :「什麼事情都是累積,沒有捷徑。」

文字不只療癒了自己,更影響了別人

 

「某天晚上,當我像平常一樣熬夜在寫部落格時,突然心悸了一下,就是那種心跳漏了一拍的感覺。我從來沒有心悸過。之前當有朋友說喝咖啡會心悸,我就會想,『心悸到底是什麼啊?』那時候我才知道原來心悸是這種感覺。而且那時候不只心悸一次。我馬上回想起有個在科技大廠工作的朋友,他每次看到我,都叫我要早點睡。他說他們公司公布每年過勞死的人,竟然有 20 幾個。我問:『那他們都幾歲呀?』竟然才 2、30 歲!我很好奇他們究竟是怎麼死的,他說:『就在睡夢中啊。睡著後就沒再起來了。』我那時候超害怕,想說我到底該不該睡。但又覺得我已經心悸成這樣了,好像還是該睡覺,那到時候起不起得來就是命了。好險隔天我還是醒來了。」身體提出了警訊,讓 MillyQ 覺得是時候做決定了,到底是要繼續留在公司當行銷企劃,之後可能被升遷或是挖角,最後爬到當初目標的經理人,還是當個那時候還沒有人知道「部落客」究竟是什麼的全職部落客?

 

MillyQ 問了許多人的意見,老闆和公司同事都問她:「寫文章的妳,是快樂的對不對?」

 

「妳不是一個正常人。妳擁有影響很多人的能力,妳可以做更多更多有意義的事。」

 

「妳可以是個很有影響力的人,而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影響別人。如果妳繼續留在這裡,妳會成為一個很厲害的經理人,但妳也就跟我們大家一樣,領著固定的薪水,上班下班。」

 

真性情的 MillyQ 回想起當初彷徨的日子,不禁流下淚來。

 

「我現在落淚,不是因為當初有多掙扎、多猶豫,而是我發現我身邊的人真的都很了解我欸,我真的非常非常感謝他們。感謝他們在我踏上夢想的道路上,推了我很重要的一把。」

 

「其實我當初會寫下『右腦系列』,是因為我生活中的某些事情,讓我非常有感觸。像我那時候,感情走到一個階段,我覺得我沒有出口,而文字是我唯一的宣洩時,才寫下了那些文章。我沒有辦法為寫而寫,一定是我的生命遇到了重大的難題,我才會提筆書寫,為自己解套。我也希望我不要再寫第二篇,因為那意味著,我的人生又遇到了一些難題。」MillyQ 的文字一開始為的是療癒自己,沒想到不知不覺影響了許多人。

 

「也剛好是那個時候,很巧地我接到很多讀者的來信,說我激勵了他們,讓他們終於了解讀書的意義,開始抱著不一樣的心態重新回到學校。這時候我才突然意識到文字的力量真的很強大,也才相信原來我真的有能力去影響別人。這比起當一位把品牌做得很好、很成功的經理人,對我來說好像更有意義。」

 

會走上全職部落客的路,很大一部份是因為,這是一份能幫助很多人的工作。比起大公司高職位的光環,這對 MillyQ 來說,更有意義。

 

MillyQ 很少因為一個人的一句話,或是單一事件,就決定做某件事。她往往有了自己的答案後,會多方詢問他人的意見。意見一致,那麼自己的決定得到支持;若不一致,她則會努力證明,她做得到。米爸一句「爸爸相信妳」給了 MillyQ 莫大的鼓勵,但她把最後的決定押在紐約的比賽上。如果真的贏得了到紐約遊學的比賽,她就要辭職,試試看當個全職部落客。「畢竟一個人哪有這麼好運的,先是讓我贏了去巴黎 28 天的機會,接著又是紐約一個月的遊學?如果真的中了,可能就是老天給我的一個暗示,或許表示我真的很適合做這件事吧。」

 

比賽結果公佈的當晚,MillyQ 依然留在公司加班。當時間一到,她打開網頁,一滑就滑到了自己的名字時,她只能雙手捂著嘴,坐在位置上一動也不動,什麼話都說不出來。直到公司同事問了半天得不到答案,紛紛圍到 MillyQ 身邊時,她依舊說不出話來,只用手指了指螢幕,「欸,妳中了!」「嗯,對啊,我要去紐約了。」

 

於是,MillyQ 辭了職,去了紐約,開始了全職部落客的人生。

 

學會灑脫和豁達是一輩子的課題

 

「當夢想變成工作,它就變得不那麼單純了。」

 

希望一切和樂、大家都開心的 MillyQ,當她還在外商公司擔任行銷企劃時,有幸贏得了到巴黎旅行寫文章的機會。那次,她突然明白了這個道理-「當夢想變成了工作,它就變得不那麼單純了。」那像是個震撼彈,原來不是努力、認真,別人就會認同,還是會有許多不同的聲音,而這讓事事要求完美的 MillyQ 在巴黎天天以淚洗面,很努力地希望能做到大家都滿意,然而這也讓她在完成任務後,有長達半年的時間,不敢在網路上寫東西。儘管身邊朋友都告訴她,不必太在意他人惡意的批評,然而以完美為人生最高指導原則的 MillyQ 還是無法不難過、不在意。「我真的很佩服我身邊那些很理性的朋友,可以很瀟灑地說出一句 “I don’t care” 後就真的不再去想了。我真的沒辦法。不過這麼多年來,我已經漸漸可以比較不在意那些特別的聲音,畢竟就像父子騎驢,不管怎麼做,一定都會有人不認同。而我現在也變得更勇敢、更堅強,有自己的認同,就夠了。」「灑脫和豁達在人生中真的很重要。」MillyQ 幽幽地說。

 

於是,她重新打開部落格,以她喜歡的方式,重新寫下巴黎的 28 個小秘密。當初主辦單位只要求 12 篇文章,但 MillyQ 完整寫下了 28 篇,不只證明了她從來不曾混水摸魚,更是對自己的一個完整交代。

 

那個當初被老闆與公司同事說像個「喜怒哀樂全寫在臉上的孩子」的 MillyQ,至今仍帶著她的赤子之心,在那個「其實不那麼單純」的世界,一步步穩紮穩打地追尋夢想。

 

米爸的教育,讓 MillyQ 從小養成了「說得再多,不如動身去做」的態度

 

「小時候,我常有很多想法,會跑去跟米爸說,但米爸總會說:『妳先去試試看,做了再說。』久而久之,我想做什麼,很少先說,我會一直默默地做,等到有一定的成果後,才讓大家知道。」與其把時間花在談論想法上,MillyQ 總是先去嘗試。

 

「我這次寫這本書,米爸完全不知道。交稿前幾天,常常有快遞半夜到我家按電鈴。米爸去開門,就一直問:『你是誰?你為什麼在這裡?』當我跟他說是快遞,他就會很懷疑地說:『哪有快遞這麼晚來按電鈴的。』還是不讓快遞進來。『啊這你就不用管那麼多了。』我每次都這樣跟他說。我真的都是等有一定成果了,才會讓他知道。不過也因為這樣,米爸都不知道我在做什麼,就會對我的工作產生很多誤解,覺得怎麼可能有這麼多事、怎麼可能這麼忙,或是以為寫書很容易,要不然就是認為我都沒在做事。」MillyQ 有點無奈、有點感慨地說,也因此,她邀請了米爸到台北場的簽書會,想讓他看看,她究竟每天都在忙些什麼。「我覺得超尷尬,而且到時候台北場我一定壓力會超大。像我平常上節目,我都不會跟家人講,覺得尷尬斃了。如果我開電視在看當天的表現,而米爸剛好回來了,我會默默關上電視回房間。」做了再說的態度根深柢固地烙在 MillyQ 心底,但也因此,所有事情她都自己扛著。

 

「大多的事情我都沒有想太多,我也不喜歡太過落落長的繁瑣計畫,看似縝密但我覺得都是空談。我覺得你計畫得再多,還不如真的去試試看,才知道可不可行。像當部落客,我有點像是被推上去的。然而被推上去後,我也不會全然被動,我會盡全力地把它做好。而當我做好了,就會又有其他事情發生。我從來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就是走一步算一步,而未來會有各種不同的可能,這就是命運有趣的地方。」

 

「不同選擇,就會有不同結果。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不是一味地羨慕別人,或是跟別人做一樣的事。一旦下定決心了,就要把它做到最好。」

 

專注的功夫從小養成

 

「小時候我同學都在學跳舞或是學音樂之類的才藝,我也很想學,但米爸就覺得不要做一些會讓我從課業上分心的事。我問:『那我可以做什麼?』他就說:『妳可以寫書法。』但書法很無聊啊!於是他又說:『不然妳做紙雕好了。』『什麼是紙雕啊?』於是米爸帶我去買了紙雕本、紙雕筆和紙雕板,我就從最簡單的豆豆龍、美少女戰士,一路雕到龍啊、鳳啊、廟啊、山水啊什麼的。往往一天雕不完,但我就是一直刻。同學們都在外面玩的時候,我就一直坐在座位上。有人過來跟我講話,我都叫他們等一下。我有好多本紙雕本,現在都還留著。」

 

原來,高度的專注與自我要求,從 MillyQ 國小的時候就開始了。而她說,她從小就知道自己要什麼,幼稚園的時候,就知道什麼衣服她喜歡,什麼衣服她不想穿。

 

回首過去,MillyQ 曾經寫下一篇名為〈以前要的不是這種以後〉的文章,那現在,她達到了以前想要的以後了嗎?MillyQ 說,以前想要的以後,是當一個很厲害的經理人,但後來她發現,那不是她最想要的。「所以,我現在並沒有達到以前想要的以後。但如果我能跟以前的自己對話,我想跟她說:『我並沒有對不起妳,而且我甚至超出了妳以前的期望。』」

 

那未來有什麼計畫呢?

 

MillyQ 希望自己能真正放慢步調,也計畫著要到巴黎讀書,希望能在那裡生活一段時間。

 

「我並沒有特地想去讀什麼。很多人都會覺得,出國讀書一定要讀一個專門的學科。但對我來說,那好像太有目的性了。我只是想要在一個說法文的環境,好好把法文學好,能用法國人講話的速度說法文,也能有道地的發音。」

 

因為,決定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到最好。

 

當你真的出發了,你會感謝那個把自己推出去的自己。」MillyQ 說,「當然,現實生活一定會有一些影響,但你在過程中所獲得的,會遠比失去的還要多更多。」

 

我想,這就是 MillyQ。

 


Q & A

Q:在寫《米粒Q的巴黎私心瘋》的過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呢?有沒有什麼寫作的 SOP 或是一定要有的儀式?

 

A:其實最大的困難,或說瓶頸,就是我不知道我到底什麼時候會寫完。面對一件遙遙無期、看不到終點的事情,真的很崩潰。而且當周遭的朋友,或是讀者問起書到底什麼時候要出版,而我回答還在寫的時候,他們詫異地問:「就是妳去年在寫的那本嗎?」那種無力感真的很重。尤其我又是個不喜歡跟別人說過程有多辛苦的人,但我真的真的很努力在寫,只是我覺得好像永遠寫不完。我覺得與其把時間拿來抱怨或抒發心情,還不如把那些時間拿來實際去做。我常常會覺得某一段不順,就一直糾結在那裡,導致我五個小時才寫完一間餐廳,有時候甚至一整天只寫了一間餐廳,但我有上百間餐廳要寫啊!而且要寫的還不只有餐廳,還有商店、飯店和我自己的經驗與故事分享。這時候我就會在電腦前跟自己對話:「妳到底有完沒完啊!」嗯,最崩潰的事,就是不知道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寫完。

被妳這麼一問,我才發現我真的不知道我每一次究竟是怎麼開始的耶(笑)。其實沒有什麼 SOP ,就是坐在電腦前,開一堆視窗,像 Google Map、店家官網、我以前的照片等等,然後開始李組長辦案哈哈。儀式的話,我有時候要開始寫作前,會先將房間徹底打掃一番,噴上我喜歡的香氛、點上蠟燭、準備好飲料,才會坐到電腦前。我需要一個乾淨又很香的環境(笑)。不過也不是每一次啦!所以說有什麼固定的 SOP 或是儀式嗎?其實沒有欸。

 

Q:妳常說妳之所以會這麼要求完美,是不想讓人生有遺憾或後悔。想請問 MillyQ,截至目前的人生中,妳是否曾經有過遺憾和後悔,或是讓妳想要重來的時刻,才會讓妳事事要求完美?

 

A:其實我以前都說沒有,我也覺得沒有。我一旦下定決心,就會盡全力去做,不管結果好壞,我都試過了,而且在過程中也學到了很多。我只要想做什麼,一定會去做,如果會後悔的話,當初就不會去做了。不過我最近又想了想,如果人生中有什麼想要重來的時刻,應該是研究所那時候要出國當交換學生時,因為才剛交了個男朋友,所以選了半年。如果能讓我重選,我絕對毫不猶豫選一年。很多事情,真的是在某個時間點才能去做、去體會,而很多時候,你錯過了就真的錯過了。如果當初交換學生選了一年,我一定可以去更多地方、體會更多東西,也做更多事情。真的有機會的時候,就要好好把握。

 

Q:有沒有一些給想入進時尚產業工作的人的建議呢?

 

A:我覺得在時尚產業最重要的,就是對時尚和周遭環境的敏銳度,以及多工(multitask)的能力。若要建議,首先一定要有熱情。熱情最重要,這一定要是你真正喜歡的,而你可以因為它付出和犧牲什麼。再來就是一定要多接觸、多嘗試。一定要踏出那一步,真正認識它,而不只是空想。回想起我當初剛進 LV,才發現原來時尚產業真的跟我想像的很不一樣。認識它以後,你才能確定你是不是真正喜歡。一定要勇敢跨出那一步,多方接觸。最好是有在相關產業工作的朋友,和他們聊天,他們能給你很多資訊和建議。如果沒有這樣的朋友也沒關係,現在有很多講座,多看、多聽、多想、多吸收。再不然的話,網路上也有很多資訊,可以自己查找相關資料。我常常遇到很多想進這一行的人,然而問他們一些問題,他們什麼都不知道。

 

「說說的喜歡,不是真正的喜歡。」

 

如果真的要給建議,就是多方接觸,去了解你是否真的喜歡,有了熱情後,實際去做、去體會,而不只是空想或是說說。

 

「要讓別人看到,也讓自己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喜歡。喜歡到你願意為了它,做什麼跟付出什麼。」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MillyQ 一直是這麼走過來的,而她也在不同階段完成了好多夢想。

 

不專業中英法文快問快答

(第一次錄影片,取景和對答都很不專業,還請多包涵。不過 MillyQ 很專業!)

Q1:兔子兔子的英式伯爵鮮奶茶還是星巴克的焦糖瑪奇朵?
A1:最近的話,是焦糖瑪奇朵。

 

Q2:馬爾地夫還是馬達加斯加?
A2:馬爾地夫!

 

Q3:妳喜歡巴黎的哪裡?
A3:很多欸。妳是指巴黎還是巴黎人?巴黎的話,她常常會把人搞瘋,但這就是巴黎之所以為巴黎的特色。人們會覺得她很迷人,也會對這座城市感到好奇。

 

Q4:巴黎 20 區裡,妳最喜歡哪一區?
A4:第 18 區!

 

Q5:請用一種顏色形容巴黎。
A5:灰色。

 

Q6:請用三個形容詞描述妳自己。
A6:好奇(Curious)、冒險(Adventurous)、有創意(Creative)。

 

Q7:對妳而言,人生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A7:熱情(Passion)。

 

Q8:法文裡,妳最喜歡哪個詞彙或片語?
A8:愛(Amour)。

 

Q9:妳最近正在閱讀哪一本書?
A9:Paris à la folie! My book!

 

Q10:請推薦一本書。
A10:《米粒Q的巴黎私心瘋》!

 

採訪後記

 

 

MillyQ 是個很好訪但很難寫的受訪者。她就像朋友一樣,滔滔不絕、熱情友好、而且完全沒有包袱(真的是戲精!認證蓋章)地跟你分享她的過去、現在和計畫著的未來。一個簡單的問題,往往能帶出許多她的所思所想以及內心的感觸。碰到她心中柔軟的地方時,MillyQ 也毫不矯飾地流下真摯的眼淚。她是座寶庫,有太多太多故事可以挖掘,然而也因此,在將談話編織為文字時,所有事情由於一環扣一環,因此特別難梳理開來。「對我來說,從來沒有一個決定是單純因為某一件事情而發生。對我來說,每件事都息息相關。我大概真的是個很浪漫的人吧。」MillyQ 這麼說。而她的想法也真的特別跳躍。訪談中,MillyQ 也多次說道:「妳好理性哦!」對她來說,許多事情沒辦法用一個明確的詞彙歸類、更無法二分,而這樣,使得文章要條分理析清楚地劃分出層次、統一出脈絡,顯得格外困難。不過,重新聽錄音檔以及書寫的過程中,MillyQ 仍然帶給我很大的啟發。回想起當初之所以認識 MillyQ,是準備考研究所有點沒有方向的時候。儘管領域各異,但 MillyQ 的左、右腦系列文章,陪我度過了許多備考時期百無聊賴的夜晚。也由於她,讓我鼓起勇氣跨出熟悉的領域,挺身面對無可知的未來。我想,對過去的我、現在的我,甚至未來的我,MillyQ 都會一直是那個鼓舞人心的指標。無論未來將會多麼困難,妳知道在另一個螢幕的後面,還有個很努力很努力的女孩,陪著妳持續朝著夢想邁進。

 

MillyQ
Facebook / Instagram / Blog

Interviewed & Written by Elise Ay / Photographed & Videoed by Hao Shen

11 People reacted on this

  1. A great interviewee as well as a great interviewer make this incredible article, I love you both and love this piece so much. It’s the best and most inspiring interview of MillqQ!! I get so much courage and encouragement from this. Thank you Elise and Milly 🙂❤️❤️

    1. Thank you so much, dear! It means a lot.

      Yep, Milly is indeed a great inspiration. I’m really grateful that you like this interview:)

      Hope everything is going on well with you and wish you the best luck!

      Elise

  2. 快問快答影片驚喜發現大仁哥在後面!! XD
    MillyQ真的是個很有啟發性的人,讓人會想找到夢想並朝著夢想邁進

    1. 啊哈哈,對啊!(我事後才發現原來大仁先森也入鏡了XD)

      MillyQ 本身和她的故事都很勵志,真的會讓人有動力去做一些什麼。加油!!

      Elise

  3. 前幾天超忙,終於有時間靜下心來好好看這篇了。我覺得你文筆真的很好欸,有種身歷其境的感覺,好像我也在那裡聽你們對談!MillyQ 真的會給人一種動力,看到一個如此努力的人,激起自己更想往前進!:))

    而且快問快答中英法交錯太酷了,我點開來看也莫名很緊張,立刻坐直!真心覺得我的法文整個大荒廢,要重新聽兩三次哈哈哈

    Tiffany xx
    http://www.mstiffanyyang.com

    1. 實在太謝謝妳了!我原本寫完還擔心根本不會有人看完哈哈哈

      MillyQ 真的很激勵人心,原本可能覺得自己很努力了,但看到她就覺得應該還可以再更努力一點(笑)

      其實我的法文也退步超多,如果要我臨場發揮可能會講得零零落落的(默)

      妳最近在忙畢展嗎?先恭喜妳畢業~~

      Elise

  4. 很喜歡你的文筆,真的是一篇很好的採訪文章!最近面臨各種人生低潮,看到這篇後重燃了一點信心.
    我是搜尋象鼻海岸資訊時無意間找到你的部落格的,祝你在紐約生活一切順利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