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就是這樣一個地方:你可以在這個晚上親眼見到 Proenza Schouler 的設計師 Jack 和 Lazaro,聽聽他們的故事、感受他們的風趣,也可以在前一個晚上,因為有課,於是錯過了在學校附近、聯合廣場 Barnes & Noble Zac Posen 的簽書會,或是考慮下午要不要去 Bookmarc 參加攝影師的新書發表。
在這裡什麼都可能發生。

幾個禮拜前就在大都會博物館的 Instagram 上知道今天晚上有個 Proenza Schouler 的對談,設計師將會談談品牌、談談踏進時尚圈的故事,也談談身為設計師的心路歷程。興沖沖地點進 Met 官網,失望地發現短短一個小時的對談門票要價40美金,這對一個留學生來說有點太奢侈了。但還是很想去啊!那時候思前想後,網頁開了又關、關了又開,最後還是不得不考量現實而放棄。結果就在這個星期一下午,活動三天前,收到系上寄來這場對談學生只要15美金的折扣碼,二話不說馬上點開網頁訂了票。
果不其然,折扣票在最後一排偏右的位置。坐在最後排,看著身著華服的男男女女陸續進入會場,有種進入另一個世界的感覺,那是個迷人的世界,儘管讓人有點緊張、有點害怕。

只要喜歡時尚,任何時候都可以開始
Jack(紅色) 在進入 Parsons 就讀之前,讀的是繪畫;Lazaro (深藍色)讀的是醫學預科(pre-med)。
「80 年代那個時候你如果想要成功,當醫生或是律師是絕對的安全牌。於是我就順著我父母的意思,讀了醫學預科。」Lazaro說,「在邁阿密,我媽媽有一間美容沙龍。我每天放學之後,就跑去店裡找她。」然而濃厚的興趣使然,兩個人都決定轉換跑道。
在 Parsons 開學前一天,Jack 和 Lazaro 在紐約 Bleecker Street 一間名為 Life 的酒吧遇見了(這間酒吧現在已經不復存在。「它真的很棒啊!」兩個人一致認同),沒想到開學後,兩個人的課表幾乎一模一樣,也就這麼開啟了兩人的友誼。兩個人的大學生活,不是在 Jack 的公寓就是在 Lazaro 的公寓一起做著衣服度過的,於是,兩個人的設計風格也越來越相像。直到大四要畢業製作的時候,他們想,既然他們感情這麼好、風格又這麼近似,那為什麼不來嘗試一下雙人製作?(當時他們已經是情侶了,八卦一下XD)
沒人做過沒關係,努力嘗試,成功了你就是第一個
當時 Parsons 的時尚設計系畢業製作,從來沒有學生嘗試過雙人設計展出。開學前,他們和系主任討論了這件事,得到許可之後,意外也不意外地在畢業展上大放異彩,還得到 Barneys New York 的青睞,買下了他們的畢業製作全系列。初試啼聲就得到不錯的成績,但他們也不禁懷疑,兩個人綁在一起究竟要怎麼運作?
他們有一樣的作品集,也希望一起工作、一起發展。一次,他們一起到某家公司面試,但公司只開了一個職缺。面試官問,「嗯,所以你們是要一份薪水,兩個人分嗎?」「不,我們要兩份薪水。」「很抱歉,這可能行不通。」
「那我們何不自己試試看?」被拒絕的 Jack 和 Larazo 也沒有就此放棄,這個念頭反而將他們推上了浪尖。之後他們得過的獎項、紅遍半邊天的 PS1 包,就是我們熟知的 Proenza Schouler 故事了。

Larazo 在機艙裡拍了 Anna Wintour 的肩
在一次從邁阿密飛往紐約的登機門前,Larazo 看到了 Vogue 總編 Anna Wintour。他難掩興奮之情,興奮地跟他媽媽說:「是 Anna Wintour 耶!」
「蛤?Anna Wintour 是誰?」Larazo 的媽媽,Proenza 女士不認識這位時尚女魔頭。
「她就是 Vogue 的總編啊!」
「那你應該去跟她說說話。」Proenza 女士說。
「可是我不知道要說什麼欸。」
「去跟她要一份工作啊!」
「⋯⋯」
一直到上飛機前,Proenza 女士不斷鼓勵 Larazo 去跟 Anna Wintour 攀談,也要他再三保證,下飛機前一定要跟她講到話、推銷自己。
「我都答應我媽了,我一定要做到。」從 Larazo 的話語裡,可以感受到母子感情很好。
「我就像大多數的設計系學生一樣,背著我的繪畫和設計工具,上了飛機。但我真的不知道該跟 Anna Wintour 說什麼好,於是我拿出我的 Sharpie 簽字筆,在紙巾上寫了:Anna Wintour 女士您好,我是 Parsons 時尚設計系的學生,我媽要我一定要跟您打聲招呼,所以我就寫了這張便條給妳。」
「寫完之後,我硬著頭皮,從飛機尾,一路走到飛機最前頭。我拍了拍 Anna Wintour 的肩膀,她依然戴著墨鏡,但看都不看我。我又拍了拍她,她依然沒反應。於是我就把紙巾塞到她面前。」
「兩個禮拜後,我接到 Michael Kors 的助理打來的電話,他說:『Anna Wintour 要我給你一份工作。』於是我就開始在 Michael Kors 實習了! 」(全場一片譁然)
「我那時候很害怕,但我還是去做了。」Larazo 緩緩地說。

世界是活的,人要保持流動(fluid)
被問到 Proenza Schouler 這幾季都在巴黎走秀,未來 5年、10 年是否會有什麼計畫?Jack 說:「其實我們沒什麼計畫欸,生活已經被規劃得死死的了:在一定時間內要設計出幾個系列,又在什麼時候要走秀,行程表已經被塞得滿滿的了。就見機行事吧,看我們能走到哪裡。」
「其實我們並沒有就要從此搬到巴黎,但也沒有理由因為我們是個美國品牌就要一直留在紐約。畢竟我們的店面遍布世界。我們可能這幾季在巴黎走秀,之後帶著新的創意和靈感又回到紐約,或許之後還會到其他地方。有時候,待在同一個地方久了,你會沒有靈感,保持流動,讓生活有趣,不要讓自己無聊,這很重要。」Larazo 說。
聽到這裡,我有點驚訝,因為在來到紐約的頭一個禮拜,我就在我的 Instagram 上寫下了,「人生的最高宗旨就是不要無聊。」而我「移動才能生存」的想法,竟然也和 Larazo 不謀而合。
世界是活的,人們需要保持流動,讓生活充滿動力,讓自己無時無刻都覺得有趣。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時尚大城中遷徙,是讓生活有趣的方法之一,而旅行是藝術之外,Jack 和 Larazo 共同的靈感來源。

PS1 包拯救了 Proenza Schouler
說到 Proenza Schouler,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那只被稱為 PS1 的包包了。當時設計這款包時,有想過它會風靡世界嗎?
「當然沒有啊,我們當初只是想設計一款實用的包包。」Jack 說。
「我記得那時候正值金融海嘯,2008 年。我們投入了大量成本在新的設計上,但秀走完了,沒有半筆訂單,我們想說完蛋了。但這款包卻意外地受到全世界的關注,也因為它,我們的品牌才能繼續下去。」Larazo 說。
「有時候走在路上,看到陌生人身上穿著我們家的毛衣、踩著我們品牌的鞋子,或背著我們的包包,我都會覺得很驕傲。這大概就是身為設計師的使命與成就感吧。」Jack 做了個小小的結論。
Q & A 進行到最後,最後一個發問者是位長髮女孩,她說她是一名造型師,她很想知道,兩位設計師有沒有什麼向時尚界大咖自我推銷的訣竅?
Larazo 說:
「其實沒什麼訣竅,就是要大膽、要敢去嘗試,你要努力讓自己被看見。」
「那我要把我的名片拿給你。」女孩說。
女孩話才剛落下,全場一片掌聲響起。她走向前,把自己的工作名片遞給了 Larazo。
Larazo 回到位置上,開玩笑地說:「她挖坑給我跳!」(She set me up!)
整場對談,就結束在這個充滿戲劇張力、激勵人心的時刻。
Larazo 在飛機上用餐巾紙寫了便條給 Anna Wintour,得到了 Michael Kors 的實習;今晚 Met Speak 上發言的年輕造型師女孩,也遞了自己的名片給 Larazo,不知道她會不會得到 Proenza Schouler 的工作?
這個故事真動人,真紐約。
紐約是一個造夢的城市,而時尚賣的是夢想。
還有什麼能比在紐約遇到這些人、親耳聽到這些故事、並努力跨進這個世界更令人激奮的事?
You’ll never be too inspired by the city. There’s always more.
It’s the best time to make some plans for the future and it is time to be happy.
I’ve read this post and if I could I want to suggest you some interesting things or suggestions.
Perhaps you could write next articles referring to this article.
I want to read more things about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