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June 10, 2018 Posted by: Elise Ay Comments: 16

查理頂著剛從巴黎回台灣的時差、右手擋著陽光,慢步走來——她看起來就跟影片裡一模一樣,只是時差讓她看起來更嬌小柔弱;她講起話來也跟影片裡的她毫無二異——影片的確能呈現一個人大部分的性格與氣質,但在某種程度上,也只展現了那些想被看見的東西。

 

在 Youtube 上經營「I’m Charlie」頻道的查理,她的影片除了最主要的美妝和穿搭分享外,也橫跨旅遊、書籍、儲蓄、語言學習、心靈成長和人生價值,影片內容包羅萬象,其中,又以最能展現個人魅力、想法與價值觀,天南地北什麼都能聊的閒聊影片最受歡迎,其多元不設限的內容,也因而吸引了38.6萬的訂閱人數,而查理在 Instagram 上也有21萬追蹤者、臉書專頁有16萬粉絲(截至 6/7/2018 統計)。

 

查理其實原名叫 Charlene,但因為常被叫錯,索性就以更顯為人知的 Charlie 為名,而「查理」這個名字也呼應了大約十年前紅透全球的無厘頭動畫影片「獨角獸查理」,身為獨角獸卻常有著出格演出的查理,和 Charlene 本人似乎有著些微的異曲同工——亟需獨處的時間,卻成為一位公眾人物;渴望心靈的自由,最常分享的卻是最物質的心得——然而這些面向,都只是查理多面而立體的某一小部分而已。和頻道名稱恰恰相同的 2015年「我是查理」(Je suis Charlie)捍衛言論自由與反對恐怖主義的全球網路串聯活動,似乎又加深了一層這個頻道名的用心,但這可能扯得有點遠了。

 

對於自己的人氣,查理一直說自己幸運,幸運地搭上了 Youtuber 的風潮,也幸運地得到許多人的喜愛,但我想,她之所以能成為現在的她,靠的是她那些隱藏在影片底下獨特的個性與永不停止的思考,讓她在這個看似人人都可以經營 Youtube 頻道當網紅的時代,能真正能獲得廣大挑剔網民的喜愛且歷久不衰,除了外表,她的確有一些能吸引人一次又一次點開影片的特質。

 

Youtuber、部落客究竟都在忙什麼?

 

在規律經營 Youtube 頻道之前,查理曾經寫了一段時間的部落格,也曾在 PTT 版上分享自己的購物以及穿搭心得。當時的她在網友的回文中得到成就感,分享的東西與搭配的風格就算得到批評也不太在意,單純分享的快樂很純粹。然而,「當興趣變成工作,大家都開始對妳抱有期待,其實 Youtuber 就和一般人一樣,只要是工作,一定會有壓力。」查理說。當興趣變成職業,成就感當然還是有,只是更多了自我質疑、生活失衡與壓力爆棚的時刻。

 

一位在紐約認識的朋友知道我要訪問查理,還特地傳訊息要我幫她表達她對查理的愛,但同時也透露了一個大多數人會有的疑惑:

「Youtuber、部落客不都很閒嗎?」

 

她是個偶爾也會在 PTT 分享美妝心得、凡事都努力到120分的女孩,我有點驚訝她竟然還是有這個質疑。

 

查理打開她手機裡專門規劃行程的 APP,一眼望去空白的地方很少,密密麻麻充滿了各種紅色、綠色、黃色和紫色的區塊。

 

「以今天來說好了,我在這個訪問之後,要到另一位 Youtuber 家拍兩支片,晚上還要拍另一支合作影片,拍完片後要剪影片,之後馬上交稿,還要回一些助理的信。我的所有工作都不能延宕,因為每天的行程都排得很滿,一旦今天某一項工作沒做完,後面也沒時間再塞進去做了。我覺得我變成一個工作機器人,每天就是照著行事曆完成每一項預定的工作。」

 

查理是個很有意識要看清自己生活的樣貌、也很明確知道要不停探問自己究竟想要什麼的人,她從不滿足於現況,也因此,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煩惱、迷惘與徬徨。或許有人會覺得她貪得無饜,什麼都想要、有了之後還不滿足,但就是這股「不滿足」,才推促她對於生活更高的追求、對於自己內心更深入的探求,追求更多細節、更多成長,以及更好的平衡。然而這樣對於生活一針見血的意識,其實是靠著一次又一次的失衡,以及無數個夜晚的自省得來的。

 

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在2016年底終於引爆了嚴重焦慮症

 

寫腳本、對腳本、溝通、調整、協商,這個循環大致總結了 Youtuber 的日常工作循環。

 

以查理為例,她的每一個案子通常都在發片一個月前、甚至兩個月前就要敲定,其中大量的信件往返填滿了她的生活,就不用說其間還要試用、拍影片、剪影片等所投注的大量時間成本了。也因此,大多數有一定訂閱數的 Youtuber 都會加入經紀公司旗下,或是雇用私人助理,然而查理不喜歡被束縛的個性,讓她回絕了經紀公司的邀約,一個人扛下所有工作:從寫腳本、回信、拍影片、剪輯,到試用、參加活動以及影片內容發想,通通一個人來。工作本身的壓力,再加上網路上一則又一則的負評、每一次與廠商溝通的心理負擔,全部累積在一起,讓查理在2016年底焦慮症爆發。

 

「我焦慮症發作的時候,會一直想呼吸卻吸不到空氣,過度換氣的情形越來越嚴重。我一個很好的朋友是心理諮商師,她建議我要在台北找一個固定的心理師,但我一詢價,一個小時兩、三千塊的價格我真的沒辦法接受,所以我靠著大量運動緩解我的焦慮,另一方面運動也對身體滿好的。」查理談起那段身心俱疲的生活,就好像在形容日常作息一樣平淡,沒有太多的情緒。不知道是因為時差的關係,還是她已經將過去的那些負面與灰暗看得很淡很淡了?

 

「以前的我很不會拒絕別人,雖然已經明確推辭,但只要廠商百般拜託,我就會心軟答應,就是個濫好人,結果不僅累到自己,網友也討厭,那時候我常常會有我那麼辛苦到底是為了什麼的感嘆。」當生活只剩下工作,不僅變得不是自己的了,努力了這麼久,換來的卻是一則又一則的負評與謾罵,網友在網路論壇也常有一些莫須有的討論出現,讓個性單純耿直的查理很想澄清卻又無濟於事,長期累積下來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對於網路上匿名的批評,查理曾經拍過影片分享她的心路歷程,分享經驗的同時,也算是某種程度的自我解套。

 

而在網友之外,其實廠商面也存在許多隱性的壓力。

除了常被盧、被凹之外,該如何評論一項產品也常讓查理備感為難。

 

「和廠商溝通其實很需要技巧,沒有人希望自己的產品被說難用,但身為一個分享者要有分享者的職業道德,絕對不能說謊,這時候就需要講得很有技巧,用委婉的方式來透露產品的缺點。像是如果直接以一句『這個產品超難用』帶過,其實很不負責任,這時候就要明確點出『它遮瑕力只有五成』,或是產品不持妝,就要改口說『要帶著一直補妝』,在不說謊的前提下,找一個廠商也能接受的方式。」查理所有和廠商協商的心得,都是她自己一步步摸索來的。

 

「我對於接案很有自己的堅持,但很可能會讓廠商誤以為我很大牌。其實絕大多數的 case 都被我推掉,我都會很明確地說我覺得哪裡不好,所以我不接,而就算我決定要接,通常也會在試用後有附加條件,例如說:我覺得這個產品持久度還好,我會明確地跟廠商說我會誠實評論,如果他們能接受,我再接。」

 

其實當她拍影片約莫半年,開始接到業配案的時候,很多廠商的態度都很強硬,強制她要照著他們的腳本走,但當查理的訂閱數節節攀升,廠商的態度也逐漸軟化,開始有協商的餘地。查理接案,除了產品一定要好用是基本原則外,剛好能配合她的檔期才是真正確定案子是否能敲下的關鍵。

 

「現在我嚴格規定自己一個月只能接兩到三個 case,滿了我就不再接了。除了不會有太多的業配造成網友反彈,我自己的生活也比較平衡。」查理很堅定地說。「今年一、二月的時候我終於請了個助理,終於有人可以幫我回信,她也專門扮黑臉,負責堅決地推掉那些我不想接的案子。」

丹尼婊姐的真誠,在那段黑暗時期拉了查理一把

 

查理回憶起第一次與丹尼婊姐認識的情形,說:「我在契爾氏某次拍影片的活動裡認識婊姐,我們一開始只是知道彼此但完全不熟,活動結束後互相留了聯絡方式,之後慢慢互動才發現我們都不是那種會跟別人好來好去的人,我也因此交到了圈內很好的朋友。」

 

「我焦慮症、身心受創的那段期間,婊姐真的一路陪我走來不誇張,她每天都會傳訊息關心我,可能她真的很怕我跑去自殺吧。」查理再次淡淡地帶過那過她人生中的黑暗時期。

 

個性單純又害羞怕生的查理,身處這個光鮮亮麗、大鳴大放的產業,雖然沒有嚐遍,但也體會到不少人情冷暖。「當有人對我好,我就會以為她是真的人好,但其實她對我好別有目的。以前,當有一個人對我很好,我就會100%相信她,然而當事與願違的時候,我就會有一種被背叛的感覺。」「J 常提醒我對於人不要全盤相信,還是要提防,但我的本性真的不是那種會提防人的人。」當個性與生活都極單純又很容易相信人的查理,遇上有話直說的婊姐,個性南轅北轍的兩人一拍即合。

 

交友之外,社交對美妝部落客而言更是重要的工作,每一次出席活動,對查理而言都是一次挑戰。「社交真的很累,有時候我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有反社會人格?」身為一個內向又需要大量自己時間的人,她用她自己的方式學習社交技巧,她大量閱讀相關書籍,反覆咀嚼其中精華,並在每一次的活動場合中督促自己練習。

 

「社交其實多說無益,就是要多練習。」

 

「但最基本的前提是,要對他人真正感興趣。」查理點出關鍵的要素。「以前在歐洲的時候,我都是主動出擊的那一個,可能因為我真的對那裡的人和文化很好奇吧,我會很想認識他們。我很常參加 couchsurfing 的活動,我第一次在參加活動的路上,一直問自己真的要去嗎?我真的超緊張,但很幸運那一場活動有很多哲學系的學生,我當初在法國也修了哲學系的課,所以就有很多話聊。你要先有熱情,有了對他們的好奇,自然會問很多問題,不然說再多都很容易被識破你的敷衍與虛情假意。」

 

從內向者變成一個需要拋頭露面的網路公眾人物,許多時候都要強迫自己做違背自己自閉本性的事情。

 

「大家可能都覺得我追蹤者很多,但其實我的真實生活幾乎完全不跟人打交道。每天就是一個在家裡對著相機講話錄影片、剪片還有回信的宅女,完全不用跟別人說話。」查理在最新的克蘭詩影片裡提到。

 

對於社交,查理直言她也還在學習,每一次都要逼迫自己練習,練習久了自然能掌握其中訣竅,但如果久不練習,依然會武功盡失。

 

生活中耍廢之必要

 

一段時間的努力工作後,大耍廢永遠必須且必要,所謂的大耍廢不是出門玩耍,而是什麼都不做地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吃東西。

 

「很多人都覺得部落客很爽,可以到處玩,但其實當工作和生活已經分不開的時候,其實是很疲憊的。每一次的旅行其實也都在工作,在飛機上的時候剪影片、到目的地還是要回信、拍攝、更新、回程飛機上腦中繼續轉著回台灣後的行程⋯⋯我已經很久沒有真的去渡假了,沒辦法真正當個廢人。」查理有點無奈地說。這些聽似奢侈的煩惱,長時間累積下來也消磨掉人的熱情與精力。

 

「我滿喜歡在家裡什麼都不做地認真耍廢,一整天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吃東西,真的是種享受也是我自我充電的方式。因為其實真的很累的時候連出去玩都是一個種耗能,我男朋友常常抱怨我都不陪他出門,但真的太累,需要大耍廢。」「他常常不懂我很需要我自己的時間,真的有空檔能休息的時候,我什麼話都不想講,只想默默地看自己的書、做自己想做的事。」

 

過去查理在法國當學生的日子很悠閒,心裡卻很充實,她平時的生活就是學校、家裡、家樂福、圖書館的四點循環,通常都是一個人。她喜歡一個人走長長的路去買菜,有很多時間想很多問題,週末偶爾和朋友相約或是到公園曬太陽,也因為讀的是文學,那時候有很多時間讀書沉澱。

 

「我覺得那時候的我比較聰明,那是一個不斷吸收、累積能量和知識的階段。現在就是一直向外給出去。」查理說。「在歐洲,沒有人在乎妳到底怎麼樣,沒有人對妳有任何期待,活得比較沒有枷鎖,但這其實有好有壞,從另一方面來講就是這個社會其實不需要妳;回到台灣,因為有來自四面八方的期待,也因此有很多壓力,當妳的表現不符合這些期待時,他們就會說『我對妳很失望』,活得也比較不自在。」

 

當興趣變成工作,仍舊是一件好事

 

資深一點的讀者或許知道,查理最初之所以會開始拍影片,是因為瑞典男友 Jonas 的鼓勵。

 

抱著「拍影片怎麼可能賺錢?」完全因為好玩才開始的心態,查理誤打誤撞開啟了她的 Youtuber 之路。

 

「之前我跟 J 和 Serene 見面,J 就一直笑我,說:『有一次我在剪影片,查理走過來看到字幕可以出現在想要的位置上,就說:好神奇哦!沒想到字幕還可以移動!』因為 iMovie(Apple 電腦內建的影片剪輯軟體)的字幕不能移動。他還說:『沒想到一個有30萬訂閱數的 Youtuber 用的影片剪輯軟體竟然是 iMovie!』他也常笑我用的免費音樂是 shitty music,未來希望我的剪片技巧能再更精進。」查理也提到 J 目前拍片的成本每一次都是負的,因為他除了用付費剪輯軟體、下載想要的音樂都要成本外,他還需要請人翻譯和上字幕,但他真的很有熱情,每一次都會認真構思影片要怎麼拍,然後付諸實行。

 

Youtuber 接案,單一作品兩萬以上就要繳納 10% 的稅,查理就這樣被扣了很久,當稅額累積到一定程度,突然有了成立自己的工作室節稅的念頭,而今年一、二月的時候終於請了一位私人助理,幾乎兩年來的一人企劃終於多了一位幫手。

 

「當興趣變成工作,還是一件好事,雖然變成工作帶來了一些壓力,但我覺得還是比較自由,很多事情能自己決定——

決定如何發揮、決定做多做少,就算累,也是自己的選擇,有種為自己而活的感覺。」

 

人生最初與最終的夢想,依然是當作家

 

當了兩年的 Youtuber,從一個默默無名的素人,到各大國際品牌爭相邀請出國參加活動的當紅炸子雞,查理始終沒有放棄她內心最深也最初的作家夢。

 

「之前有出版社找我出書,我也開始寫了,然而當我回過頭看我自己寫的東西,發現都是一些急促的短句,讀起來壓迫感很大,讀者可能會覺得這個作者生活壓力很大。日常拍片和寫書同時並行其實非常忙,而我又不想寫出不符合自己標準的東西,於是跟出版社協調暫緩書籍上市的日期,可能晚個半年到一年吧,寫作很需要時間沉澱與思考。」

 

查理透露,她的第一本書,寫的是她自己的成長經歷,大概就是像閒聊日記的內容。

 

單親的緣故讓原本內向害羞的查理更沒有自信也更不愛說話,出國唸書一直是查理前半段的人生夢想,她想盡辦法、努力了很久,終於一償出國唸書、在國外生活、甚至留下來工作的宿願,到現在變成一線的當紅美妝 Youtuber,這之間的每個轉折,都活著許多動人的故事。

 

但其實查理最想寫的,還是小說。

 

「其實我一開始就跟編輯提我想寫小說,但編輯認為小說跟美妝部落客的形象不太搭,或許第二本吧!」查理說。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還是會選擇同樣的路嗎?

 

查理想了一下,說:「我還是會選擇一樣的路,只是,我可能會早一點請助理!沒必要把自己逼得那麼緊,哈哈哈。」

 

查理的 Youtuber 人生,像是一段從孟子「求其放心」到蘇軾「此心安處」的過程。

 

她每天的自省,不只一次次幫助自己釐清自己現階段真正想要的,也一次次找回迷失、亡佚的內心,並期待能達到心安的境界。蘇軾「此心安處是吾鄉」的詞句,寫於有家卻回不去的黃州時期,「心安的地方就是家鄉」,當他聽到歌女柔奴「此心安處,便是吾鄉」的答覆,心頭一震,並將其寫進歌詞裡,而查理,也在這個世界、在自己的生命裡,不停向內探求著她心安的地方。

 

快問快答

(啊,很抱歉在咖啡廳怕打擾到其他人整體聲音太小,還請搭配逐字稿服用。)

 

1) 如果只能選一樣化妝品的話,會是什麼?

口紅。

2) 如果預算只能買一雙鞋或一個包,妳會怎麼抉擇?

好難哪,我選不出來。當然是要買包,因為包比較貴啊哈哈。(問:如果預算一樣的話)嗯⋯⋯兩萬的鞋跟兩萬的包⋯⋯兩萬的鞋(點頭)。

3) 請用一句話形容自己截至目前的人生

幸運。

4) 請用三個法文形容詞形容自己

Timid(害羞)、gentil(親切)⋯⋯還有什麼?我都不知道怎麼形容自己欸,怎麼辦?我覺得我想得到正面的形容就這兩個。

5) 妳覺得在這個網路時代,什麼樣的特質最重要?

我覺得要常常讓觀眾看得到自己,就是除了要常露出以外,還要有不同的個性。

6) 要打造一個個人品牌,妳覺得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形象吧!品牌的個性或形象。

7) 有沒有一個 Youtube 事業中的貴人?

有,可以兩個嗎?我覺得是 Catie 和婊姐。

8) 目前在看的一本書?

正在看嗎?我目前在看三本書耶。一個是赫曼黑塞的《童話故事集》,一個是他的《荒野之狼》,另一本是法文小說 Annie Ernaux 的《La Honte》(問:所以妳平常看書都會交錯著看?)其實是因為那三本都很悶,它是那種⋯⋯它不是小說性的,它是讀起來比較吃力、比較慢的,所以我看一本覺得很累,就下一本,然後又覺得有點看不下去了,就再換下一本,對。

9) 可以簡述一下妳一天的行程嗎?

像今天,訪問結束以後,我要去另外一個 Youtuber 家拍影片,然後又要拍另一個合作的影片。下午在她家拍兩支影片,晚上要拍一個影片,然後剪、交稿,再回一些助理的信。

10) 最想對粉絲說的一句話?

很謝謝你們接受這樣的我(鞠躬)。

 

 

採訪後記

 

我見到查理本人的第一印象是臉有點臭、看起來可能不太好訪,在訪問開始前我一直都有點擔心,但真正進入話題,飽受時差所苦的查理,又恢復她在影片裡一貫的溫柔與真誠。

文章寫到最後,我竟然找不出一句話來總結查理,或許正因為她是一個太立體的人,單一的引言或是語句都無法好好地概括這個人的整體。每個人都很立體,但人往往會犯下以平面觀點論斷是非的毛病,像是盲人摸象,每個人摸到的,都只是整頭象的某一個部分而已,每個人都立體,任何單一平面的形容都不會完整。

雖然是美妝 Youtuber,但或許因為是讀文學的人,查理散發出一股很不同的氣質。這氣質並非只因為她愛看書,更因為她日常不滿足於現況的細膩思考、雖然辛苦但從不放棄的向內探求,讓她得以在這個五光十色的產業裡,保有她的單純與真誠。

其實不只查理,或許每個人某種程度上都努力著尋找從「求其放心」到「此心安處」的境界,只是查理更有意識地將她上下求索的姿態,不隱藏地大方展現在大眾面前。

 

我是查理

Youtube / Instagram / Facebook

16 People reacted on this

  1. 一直默默關注好久!真的很喜歡每個文章的內容,尤其是人物訪談!相較於social media受訪人呈現在我們面前的片面,總是可以從你的字裡行間中看到他們的「樣子」。大愛大愛文章們!❤️❤️❤️

    查理從以前到現在都一直在成長,總覺得雖然工作很忙碌,但是她越來越趨近於內心的自由😊

    1. 哈囉 Megan,真的太謝謝你了!文字能得到肯定絕對是我最大的收穫:)

      查理完全是當代自由接案者的指標啊!有一定的經濟水準、不把自己累壞、追求生活的平衡,還有餘裕幫助別人,這真的是很高的境界!

  2. 謝謝妳的這篇專訪!
    讓更多人知道她不只是一位美妝yuotuber
    更把查理內心細膩的那面
    轉化爲文字傳遞給我們,希望查理能一直保持
    她獨特的思維與氣質,而不被流言蜚語擊倒。
    (在路上遇過她,本人真的好美☺️)

    1. 謝謝Pinko!
      能更進一步發掘每個人的多樣性是一件有趣的事:)
      查理本人跟影片完全一模一樣啊,很有氣質又美 ❤️

  3. 寫得太好了,喜歡妳細膩的文筆和深刻的描述
    呈現了查理很多不同的面貌,也帶給讀者很多啟發:)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