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圖是新家書櫃的擺設,花瓶買來一個月了,還沒真正插過花。沒有太多實習工作照,只好現在開始累積適合當首圖的照片)
很多年前,第一次來到紐約,我在寄給自己的明信片上寫下:「紐約是一座夢想的城市,在這裡,好像沒有事情不可能,這是一座希望的城市,所有夢想在這裡都可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很多年後,我搬來紐約,才意識到,這依舊是座夢想的城市,但唯有你真的在這裡落地了,才會真正發現自己和夢想的距離——他還是給你許多可能成真的希望,只是中間有很多險路要走。
今天到上東區找造型師拿回品牌出借拍攝的衣服,抱著九件價值幾十萬元台幣的衣服走在曼哈頓街頭,突然有種活在電影裡的感覺,只是就算是春夏的衣服,九件衣服加起來依然很重,沒有袋子,提著現實的重量不符合人體工學,索性就抱著。
到了現場才發現,前一天被吩咐的地址原來是造型師的公寓——一間位於上東區、門房穿制服、大廳有壁爐和高級絨布扶手椅以及大理石內裝,漾著鵝黃暖光的那種,高級公寓。而門房也很熟悉每一間公寓的住戶,他說,造型師剛剛才出門,但她的辦公室就在對面。辦公室就在自家公寓對面,還都在上東區,這是怎麼樣夢幻的生活。
雖然得到門房的指示,然而到了應該是辦公室的地點,卻不很確定,撥了電話,沒人接,於是又走回公寓再向門房打聽一次,問了許多應該讓他滿無言的問題,但他仍舊非常熱心地回答我,之後也順利跟設計師拿回了借出的衣服。
抱著價值不斐的衣服搭地鐵,好不容易擠到座位坐下,下一站,上來了一位同樣也抱著防塵袋裝著的衣服的年輕女孩。不知道她是不是也是實習生?她沒有看我,逕自盯著手機。我又吸了一下鼻子,前一天的過敏還是很嚴重。
華貴的衣服被用骯髒的地鐵運送,這真的是紐約啊。
A 實習由於老闆出差,不必進公司,這週也因此多了很多自己的時間,不然上週的實習日常就是下班後睡覺,半夜再起床卸妝洗澡,不知道在過哪國時間的奇怪作息。
於是這週的工作日從星期四開始。
B 實習有趣的地方在於,好像永遠都有新工作可以嘗試,雖然也因此手邊的 project 都沒有完成的一天。
星期四工作的重頭戲,在整理品牌過去五年來每一季倉庫裡的 sample,評估要繼續留下來,還是淘汰寄回總部。這件事不難,而且還能用上一些過去這一年在學校學的服裝檢查知識,只是商業畢竟和文化不同,整個過程非但沒有服裝歷史學家的嚴謹與小心,很多時候大部分的人都還很粗魯。
這些衣服就是上週從倉庫搬回來的那些衣服,厚厚的灰塵以及塵蟎,讓我吸了一下午的鼻子,還覺得全身發癢。
來美國前,我幾乎不過敏,偶爾溫差大,打幾個噴嚏也就完了。沒想到來到美國,過敏開始一一發作,先是前陣子的花粉,再來是這週的灰塵與塵蟎。
晚上的藝廊新展開幕,沒有來太多人,多加了一小時班,但心情是輕鬆的,雖然依然繼續吸鼻子,八點多走出公司,天還很亮,過馬路時看見卡在高樓大廈間快掉下地平線的太陽,光線依舊刺眼,而剛好騎著單車經過的男子,完美構築了一幅 Instagram 上專業攝影師的頁面會出現的景象——太陽降至城市的腳邊,一片背光之中,有人騎著單車行經,他彷彿要騎向世界的盡頭——但手機只拍得出肉眼看見的百分之一的美。
隔天,過敏進階成為感冒,狂打噴嚏流鼻水,到上東區和設計師拿回品牌出借的衣服,整理完前一天還沒整理完畢的歷年各系列,完成每天固定事項,聽了很多話,而不知道是不是感冒的緣故,漏聽了很多,也請對方重講了很多,覺得很抱歉,更覺得自己實在可以再做得更好,可以回應得更熱烈、更幽默,也可以有更多表達想法的時候,就算只是閒聊。
這週也開始發現,很會在人前表現自己、都挑簡單工作做的其他實習生。

希望感冒快點好,不要再耳背聽不清楚別人的話,別再當個自信不足的安靜實習生。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明天又要上班了。
延伸閱讀:
Fashion Intern Log|紐約時尚菜鳥實習生週記|第一週:打碎而後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