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的目標之一,是慢慢將衣櫥裡的物品汰換成全天然材質,以及不買快時尚,實際執行後才發現比想像中困難。
我喜歡新東西,喜歡有強烈設計感的東西,也喜歡質感簡約的東西;我沒有固定的風格,偏好褲裝更勝裙裝、喜歡長裙大於洋裝,鞋櫃裡沒有高跟鞋,清一色好穿好走的平底鞋,俐落舒適是我的選物準則。
今年初,淘汰出好些衣服拿到二手店賣,沒想到大部分的舊衣服二手店都不收,就算是 Uniqlo 和設計師合作的系列,好像比起常規款更特別、更高端,錯過檔期就買不到了,仍舊因為它是快時尚而被拒收。這次賣衣服的失利,讓我重新反思自己長年以來的購衣習慣:只要材質還行、價格不貴、打折、有點特色,就一直買買買,但其實穿了幾季、洗得鬆弛褪色後,就想更新衣櫥淘汰它們了,也因此開始有了「2019衣櫥計畫」的想法。
兩年前在 A Day Magazine 上寫過 Maria「一件洋裝穿一個月」的故事、三年前也在 Everyday Object 上介紹過膠囊衣櫥,這幾年來寫過不少極簡主義的文章,也曾經拖著一個行李箱來到紐約,覺得我就只要靠著這些衣物好好生活,不再添購新衣,然而在這無時無刻都在打折,三不五時再來個折上折的超級資本主義城市裡,太容易就腦波太弱,而在這座五光十色、每個人都有很有型的城市,尤其又在時尚產業工作,更容易覺得自己的衣櫥很無聊。
時尚產業是僅次於石油,世界第二大污染源的產業,世界地球日剛過,更督促我思考該怎麼從自身做起,製造最少的資源浪費與污染。
於是決定認真執行我的「2019衣櫥計畫」。
買少一點,買好一點,珍惜每件擁有的物品外,只選擇將品質好的東西帶進家裡,而好品質也讓每樣單品的使用壽命拉得更長,減少閒置的資源與製造這些產品過程中的污染。
第一集的「2019衣櫥計畫」,就來回顧一下之前曾經分享過,使用一段時間後仍然覺得非常值得的質感單品,這些單品也不停重複出現在各種不同的搭配中。
A.P.C.條紋棉T、All Saints 小羊皮皮衣、All Saints 牛皮方包、Camper 輕量牛皮 Twins 牛津鞋、Ray-Ban 金邊圓框墨鏡
基本上這一整套除了 Oak+Fort 的寬褲質感差強人意外,其餘每樣單品的使用率都非常高,想不到穿什麼的時候可以穿、有特別想嘗試的搭配的時候也可以搭,簡單中具有小巧思,純棉或是全皮的材質,無形中也提升了整體質感。
更多詳細的單品介紹可以參考 〈#OOTD 007|One Day at Whitney〉。
Everlane 硬挺棉質寬褲、A.P.C.經典牛皮半月包
幾個禮拜前某個週末,無意間發現 Everlane 的這條寬褲有期間限定的優惠,買了全白的短版款式以及棕褐色的正常款式。對一個 155 小個人而言,就算是短版款仍舊只能露出腳踝,正常長度會蓋過腳踝但還不至於落地。
這件棉質含量有 97% 的寬褲版型很不錯,整體硬挺,穿起來也舒適。Everlane 的尺寸通常偏大,可以比平常穿的拿小1-2個尺寸,這件我拿了 00 號。
Everlane 是個產業鍊透明,勞工友善、環境友善的舊金山品牌,去年我也曾在 The Femin 介紹過它。
選擇一個有理念的品牌,也是對其勞動環境以及自然環境理想無聲的支持。
Tory Burch 這雙小羊皮娃娃鞋雖然柔軟,無奈底還是有點薄,走久了腳還是會痛。A.P.C. 的經典牛皮半月包之前在這篇介紹過。
Fewer, Better
「你的每一次消費,都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有選擇是件奢侈的事,若能透過每一次的選擇,減少一點污染、破壞與剝削,何樂而不為呢?
Cuyana 牛皮托特包、Acne Studios 格紋羊毛圍巾、加拿大班夫小店髮帶
現在的天氣回暖,看到這羊毛大衣、圍巾與髮帶的搭配真有點熱。
擁有這件英國製的雙排扣 100% 羊毛大衣已經十年了,在收到它時,據說它已經 20 歲了,是件比我還老的衣服。
這件大衣因為背帆布包的關係,兩側磨出了些微毛球,扣子也曾縫補過,布面也有磨損,但質料很好,大概是我目前擁有質感最好的羊毛大衣,內襯還是 100% 絲,無論如何都還是不想淘汰它,更何況,它陪伴了我十年,剛開始穿它的時候,曾被說很像福爾摩斯,覺得很酷。
Cuyana 的牛皮大托特包對我來說偏大,但將兩側往中心折成梯形的樣子,不僅大小比例比較剛好,也更有特色些。這個包的皮質很好,容量極大,但缺點就是東西放進去會東倒西歪永遠無法整齊。
Acne Studios 的藍綠格紋羊毛圍巾是在 outlet 挖到的寶,只用原價五折不到的價錢就買了一條質感極好又保暖的羊毛大圍巾。它陪了我渡過了兩個紐約的冬天,而它還會繼續陪我下去。
質感好的東西真的會讓人一直想使用它,不僅整體造型加分,反覆利用也降低了快時尚帶來的「拋棄式」概念。(五十年前的人們,哪一件衣服不是縫縫補補非常珍惜的呢?)
買少一點,買好一點。
雖然很多時候還是很想買些新東西,透過新品增加穿搭的變化,也讓照片變得更有趣,然而為了照片而不停購買有點本末倒置,而一個人的生活其實也根本不需要這麼多物質。
之前在 Instagram 上的 #2019衣櫥計畫 執行得有一搭沒一搭的,希望這個「2019衣櫥計畫」能讓我定時檢視自己的購物習慣,時時對自己擁有的物品保持感激,更努力讓每一樣自己擁有的物品成為乘載自己生命故事的載體。
延伸閱讀
2019 衣櫥計畫
〈#OOTD 009|2019 衣櫥計畫之二:Gucci logo 皮帶、Frame 牛仔褲、Theory 絲質上衣、Coach 復古醫生包〉
〈#OOTD 010|2019 衣櫥計畫之三:Zara 棉質洋裝、Kamaro’an 手袋、Miista 編織穆勒鞋〉
〈#OOTD 011|2019 衣櫥計畫之四:Everlane 燈芯絨夾克、Tôteme 絲質領巾、Le Parmentier 馬鞍包、Cole Hann 孟克鞋〉
〈#OOTD 012|2019 衣櫥計畫之五:Rag & Bone 牛仔褲與 Jil Sander Navy 銀色皮革跟靴〉
〈#OOTD 013|2019 衣櫥計畫之六:Are Studio 皮革包與 Dr. Martens 瑪莉珍鞋〉
2020 衣櫥計畫
〈#OOTD 018|2020 衣櫥計畫之一:近期最喜歡的兩件不對稱下著單品 Petite Studio 與 Oak+Fort〉
〈#OOTD 019|2020 衣櫥計畫之二:我的第一件 Re/Done 牛仔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