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年,我開始了我的衣櫥計畫——
更有意識地檢視每一樣帶進家裡的單品,拒絕快時尚,也同步將衣櫥裡的單品慢慢汰換成全天然的材質,一步步提升衣櫥的質感,讓每一件住進衣櫥的單品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也更有故事——那些之所以買下它的故事,以及那些穿著它所經歷的人生故事。
當初之所以會認真開始這個計畫是因為,搬家前夕將斷捨離的衣物拿到二手店販賣,沒想到竟然有九成以上的衣物店家不收,讓我驚覺,我當初花了這麼多錢買了這麼多我以為我喜歡的衣服,結果沒過多久,不僅自己的喜愛銳減,這些衣物重回市場也沒有價值了。於是我下定決心要升級衣櫥,讓擁有的每一件單品都是自己真心喜愛,能保留很久的品項,同時也是二手店想要收購的,也讓自己擺脫物品過多的困擾。
2019、2020 認真紀錄了那些我找到的獨特單品,幾年過去,隨著工作型態的改變,已經很少分享這類的內容。最近在 Instagram 上分享了換季整理衣櫥時發現我的同色系包款們,意外得到很多回應,覺得是時候來重新檢視這幾年衣櫥計畫的成果。
閱讀過往的衣櫥紀錄。
擁有自己的公寓後,每一個半月會小整理一次、每一季會大整理一次,斷捨離的物品會拿到二手店變賣,賣不掉的會直接捐掉。這麼頻繁的整理除了規範自己不能讓衣櫥的尺寸在不知不覺中越變越大,也規定自己不能多買額外的收納,收納的空間變多,擁有的東西也會無形中增加,應該要想盡辦法在現存的收納空間裡優化那些決定帶進家裡的東西。
如何打造一個不過時的膠囊衣櫥?根據我這幾年來的經驗,材質、版型、設計理念/獨特性、搭配性,是我現在考慮要不要買下一件單品,會檢視的幾個要點,而讓自己的衣櫥裡有一些經典單品 wardrobe staples 和宣言單品 statement pieces,也是讓一個衣櫥更有個人風格,更能應付各種場合且能穿出自信的關鍵。
1. 材質
四年前,我決定只選擇全天然的面料,但經過這幾年,我發現,應該要改成「選擇適合自己的天然面料」。
純棉
我整個夏天幾乎只穿棉 T,Uniqlo U 系列和 Everlane 的半高領無袖羅紋 T 是這幾年最常穿的款式。棉 T 百搭、耐洗又快乾,夏季上衣穿它就對。
羊毛
住在冬天氣溫會到零下的紐約,真的不能沒有羊毛單品,柔軟的喀什米爾更是我的首選,從套頭毛衣、高領毛衣,到針織外套、羊毛大衣,以及毛帽、圍巾甚至襪子,選擇純羊毛或是喀什米爾的品項,質感比較好,也比較保暖。
幾年前寫過一篇喀什米爾毛衣的評比,感覺今年冬天可以來更新。
這件在佛羅倫斯挖到的超柔軟 100% 羊毛大衣竟然只要不到 100 歐。
真絲
身為有點潔癖又有點強迫症的人,繳了幾次學費後,發現真絲的衣物可能不那麼適合我,但真絲的配件完全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我喜歡真絲的質地、光澤與透氣度,但清洗上實在有點麻煩。累積幾次自己洗壞真絲單品的經驗後,發覺這是個只適合專業乾洗的面料。夏天適合穿透氣的真絲,然而要常常乾洗,維護的成本太高,我發現我會因為懶得處理穿著後續還要送洗的流程,而忽略這些我很喜歡的真絲衣物。無論再怎麼喜歡,一直住在衣櫥裡很少出場的衣服仍然是浪費,於是我捨棄了維護成本高的真絲衣物,夏天還是穿純棉比較多。
不過絲巾還是個很適合為造型加分的品項。無論繫脖子上還是當成頭巾髮帶,就算只是素 T 牛仔褲,仍然很有亮點。
冬天的喀什米爾就不同了。由於天氣冷,毛衣裡通常還會有件發熱衣,喀什米爾不必每穿一次就送洗,一個月甚至一季送洗一次即可,比起真絲,打理相對容易。
天然材質很好,但選擇適合自己的天然面料,讓衣櫥裡沒有因為不符合生活習慣而閒置的衣物,才是最好。
嫘縈
喜歡真絲,但又不想忍受真絲高昂的保養維護成本,可以選擇一樣具有綢緞感的嫘縈。
Rayon 或是 Viscose 是所有人造纖維裡我唯一能接受的面料,絲緞感的裙子或是襯衫,選擇嫘縈,視覺和觸覺上,仍然保有真絲的光澤和質地,清洗維護上也簡單很多。
傾向天然面料,除了環境因素,還考量到健康。化學纖維容易讓皮膚搔癢,長期穿著,其中的塑膠微粒也對身體以及環境不好,天然纖維的衣物穿著相對舒適,所呈現的質感如果打理得當,通常也普遍比較好。當然化學纖維有它的優點——耐洗、不易變形、增加彈性等等,在天然纖維裡加入少部分的人造纖維,如果能讓天然面料的衣物壽命更長,何樂而不為?不過如果一件衣物超過 30% 是聚酯纖維,我就不會考慮。(對,我就是那種去買衣服第一眼覺得不錯,下一步會馬上翻開洗標來看材質的人。)
2. 剪裁
除了面料,版型也是決定一件單品時不時髦的關鍵。
有些上衣要長不長、要短不短,是買衣服的地雷,要短版就要短得合理,是 oversized 就應該寬大鬆弛,最忌什麼都想來一點,但最後四不像的長度和版型。
短版上衣、外套,搭上高腰褲,或是 oversized 西裝外套,配上及踝長裙,這兩道穿搭公式可以解決我 85% 的日常穿搭。
在購買時,也要記得檢查走線是否有瑕疵、肩寬是否合宜,拉鍊、鈕釦等小細節是否都到位。
3. 品牌與獨特性
既然想要一個二手店都渴望的衣櫥,品牌或是設計師單品是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但這不意味著所有設計師的品牌單品就是最好,還是要看自己的需求以及風格。品牌設計故事、單品本身的設計之外,品牌理念也是決定是否支持它的重要考量點。二手設計師單品或是很有特色的 vintage 單品,是我近幾年若要買衣服的首選。除了因為幾乎天天穿,很容易折舊的基本款會買全新的,我幾乎很少再買新衣服了。
4. 搭配性
能和衣櫥裡的其他單品至少有三種以上的搭配方法,是許多人的購衣法則之一。除了想像和其他已經擁有的單品搭配起來的樣子,我還會考慮它的季節性,最好買一件四季都能穿的單品。
而最直接簡單判斷搭配性的方法,就是顏色。黑、白、灰、駝、棕,是搭配性最高的顏色,如果不想要太基本簡約,偶爾來個電光藍、寶寶藍,或是珊瑚粉、枯葉橘、橄欖綠、芥末黃,都是為衣櫥增加亮點的方式。
這件三年前買的緞面裙,一年四季都能穿,夏天單穿,冬天裡頭套一件發熱褲,正式、休閒的場合都適合。
5. Wardrobe Staples
材質、剪裁、品牌與獨特性,以及搭配性是我挑選衣服的幾項準則,而一個衣櫥要能透顯穿著者的個性和風格,更需要幾件 staples。
我的穿搭與風格非常簡約:素 T、牛仔褲、樂福鞋,再一件風衣或是西裝外套,幾乎成了我這幾年的定番裝束。而在衣櫥裡有一些經典單品,能有效地提升整體的質感。
Vintage Chanel 斜紋軟呢外套
這件絕對是我衣櫥裡的夢幻逸品,在巴黎二手店找到的搭配同款毛呢背心的 Vintage Chanel Tweed Jacket,是香奈兒 1994 年秋冬的秀上款,鈕扣上有品牌 logo,香奈兒斜紋軟呢的織法真的太精緻,下襬增加垂墜感的金屬鍊條經過這 20 多年歲月的歷練,竟然還是閃爍依舊,以前東西的品質真的很好。
Vintage Burberry 風衣
這幾年來收藏了兩件 Vintage Burberry 的風衣,一件是有可拆式格紋羊毛內裡的單排釦風衣,另一件則是偏薄的單排扣繫帶風衣,兩件都是男裝,穿起來非常 oversized,冬天時也可以在裡面塞大毛衣,一點都不侷促。
這件面料偏薄的風衣,顏色上偏向卡其灰綠一點。
Vintage Celine 羊毛金扣西外
在我的衣櫥裡,我最喜歡的黑色西外,就是這件 80 年代的 Vintage Celine 毛線球金釦西外,喜歡到之前為它寫了一篇專文〈#OOTD 026|Prada 德比鞋與目前衣櫥裡第一名的 Vintage Celine 羊毛金釦西外〉。
多年前非常幸運找到這件 80 年代的 Celine 純羊毛西裝外套,感覺是奶奶在出清衣櫃的斷捨離,價格非常便宜,真的是撿到寶。
Vintage YSL Smoking Suit 西裝外套
Vintage 單品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能有很多額外的故事價值。
這件Vintage YSL Smoking Suit 西裝外套,除了是品牌的經典設計,面世的年代更是我出生的年份,對我來說又有了另一層意義,也成了我婚禮上出場的單品之一。
Toteme 牛仔褲與絲巾
Toteme 的牛仔褲版型很好,舒服而且修飾。我的衣櫥裡有一深一淺的 Toteme 藍色牛仔褲,四季皆宜(除了夏天穿牛仔長褲有點熱之外),這幾年出國的行李箱一定會塞進一件,是重複穿搭的好幫手。
Toteme 牛仔褲的尺碼正常,我平常褲子穿 24 吋,Toteme 也拿 24 吋很剛好。
Toteme 的絲巾買了很多年了,除了領巾之外,也喜歡拿來當髮帶,增加整體造型。
之前寫過的心得文:〈#OOTD 030 衣櫥精選|打造一個不過時的經典衣櫥〉
Prada 與 Saint Laurent 樂福鞋
兩年前買下了第一雙高價的品牌鞋,雖然價格高,但版型真的很好,雖然通常設計師鞋很難穿,但認真挑選還是找得到不難穿的——Prada 的德比鞋和樂福鞋,以及 Saint Laurent 的樂福鞋,對我來說都是能日行萬步的鞋款。
〈#OOTD 026|Prada 德比鞋與目前衣櫥裡第一名的 Vintage Celine 羊毛金釦西外〉
今年初在巴黎購入的法國品牌 Nomasei 三色樂福鞋也是我的愛(只是這雙鞋頭偏窄,走久了會磨小指)。
Cartier Tank 手錶
在巴黎 Cartier 旗艦店入手的入門款 Tank,喜歡簡約的方形錶面,以及調節扣鑲嵌的藍寶石、藍色指針,和羅馬數字錶盤。因為衣櫃主要都是黑白灰和大地色,不管怎麼搭都適合。只是我的金色飾品偏多,原本擔心會不搭,後來發現金銀混搭其實又有另一種氛圍。
手環是 Celine 的扭結手環。
Vintage Chanel、The Row、Jil Sander 黑色皮革包
我喜歡設計師單品,但近幾年全新的品項已經漲價漲到超出物品本身的價值(對我而言啦),於是轉向紐約的二手市場。我在二手市場裡找到過很多幾乎全新的品項(甚至吊牌未拆),只要原價的六、七折(但在二手市場買東西要更加留意真贗)。
這顆千禧年的 Vintage Chanel Vanity 是在台灣的小店找到的,容量很實用,外加的背帶長度對 155 公分的我來說不會過長,旅行、日常都很方便。
這枚 The Row 小款的 Everyday Bag 應該是我買過最貴的一款包,雖然是在二手市場買的,但品項幾乎全新,三角造型很可愛,容量出乎意料的大,最值得大推的是 The Row 的皮革質感真的太好,雖然軟軟糯糯,但不容易刮傷,出國放在行李箱裡攜帶也很方便。
幾年前看到 Jil Sander 這款 Sombrero 時一見鍾情,可惜那時候已斷貨,遍尋不著。沒想到最近終於被我找到了,雖然有些許的皮革摺痕和使用痕跡,但整體狀況仍然算很好,不管穿得多簡單,提上它瞬間變得有造型很多。
Prada 與 Saint Laurent 貓眼墨鏡
搬來紐約後,開始嘗試各種版型的墨鏡,經過幾年的試驗,發現我最喜歡也最適合貓眼,總覺得貓眼比較符合我想呈現的酷酷帥帥的風格。
這副 Prada 的貓眼是我配戴頻率最高的一副,這篇文章照片裡出現的墨鏡幾乎都是它。
當初之所以會買這副 Saint Laurent 的貓眼墨鏡,完全是被 Black Pink 的 Rosé 燒到,好喜歡她的酷女孩風格。
Saint Laurent 經典皮帶
YSL 這條經典細款皮帶買了兩年了,是條一年四季頻頻出場的單品,使用率非常高。
〈#OOTD 028|2021 設計師百搭質感單品盤點:Saint Laurent, Prada, Burberry, Totême, Tory Burch〉
Vintage Hermès & Vintage Louis Vuitton 胸針
胸針在所有配件裡,應該算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項,但在外套領襟上別上胸針,突然又多了很多個人特色,也讓素素的西裝外套多了重點。
飾品方面,也經年累月收藏了一些 Vintage Dior、Celine 和 Givenchy 的項鍊以及 Chanel 的耳環,能為極簡的穿搭帶來一點驚喜。
Vintage 和二手的設計師品項,價格是全新款式的很多分之一,只要用潮流品牌,甚至韓貨大衣的價格,就能買到時裝屋品牌的單品,雖然不是全新,但品質、版型、設計和故事依然還在,以永續的觀點來看,二手服飾更加環保,對環境造成的傷害較小,而且品質極佳,帶進家裡一住就能十幾二十年(希望啦)。
6. Statement Piece
很特別、有特色的單品不必多,每個類別一件就夠了。有特色的單品通常很有記憶點,屬於久久穿一次會驚艷的品項,根據要出席的場合和情境,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日牌 MOUSSY 的黑色仿皮風衣
自從三年前買了它之後,每年秋冬只要穿它出門,一定會被紐約路人稱讚詢問。雖然是仿皮,但皮革質感很細緻,穿了三年了狀況也十分良好,再穿個五年絕對沒問題。
仿皮不怕水,也是我秋冬下雨下雪會派出場的外著。
(話說最近買到一件 vintage 的黑色真皮大衣,期待天氣轉涼穿它)
粉紅色的 Indochino 羊毛西裝套裝
完全沒想到會搭上芭比風潮的粉色羊毛西裝套裝,也是我眾多西外中最繽紛亮眼的顏色(我的衣櫥裡非黑即白,不然就是駝色、棕色和灰色),這套粉色西裝是我想要被注意的時候,會選擇的品項。
湖水綠 Céline Clasp 口金包
我對於復古的口金包完全沒有抵禦力,三年前在巴黎 outlet 找到這款 Phoebe Philo 時期的 Clasp 欣喜若狂(Celine 現在已經沒有巴黎 outlet 店了),不僅是我最喜歡的復古包設計,還是 Phoebe Philo 的作品。雖然包包本身頗重,和我日常的裝扮也不太搭,但仍舊是個如果要特別打扮,不僅能派上用場,還能成為焦點的單品。
〈#OOTD 029 衣櫥精選|在巴黎一口氣拿下三款 Old Céline 經典包〉
Burberry 喀什米爾圍巾
當初其實是看到很喜歡的加拿大部落客 Laurence Fortin-Coté 的影片,於是開始在二手市場搜尋,過沒多久就幸運找到一條幾乎群新的同款喀什米爾圍巾。質感很好,是紮實的柔軟喀什米爾,橘色有點跳,但和我的基本色衣櫥很能互相搭配。
開開心心搭配了兩個冬天,今年初去巴黎,看弟弟很喜歡,就把它留下來送弟弟了。
〈#OOTD 028|2021 設計師百搭質感單品盤點:Saint Laurent, Prada, Burberry, Totême, Tory Burch〉
原本只想要簡單記錄,沒想到變成一篇小論文。寫完也才發現,啊,原來我的錢沒有不見,只是成就了我的衣櫥哈哈哈哈哈。
每個人對於消費的理念不同,隨著年紀增長、能力增加,和工作形態的變化,也會有所改變。以前喜歡有理念的小眾品牌,現在依然喜歡,只是在選擇上更傾向再售價值更高的設計師品項,不必買全新的,二手市場很多時候能以很低的價格找到狀況仍然很好的品項,不僅能買到相對原創的設計與理念,這些單品待在衣櫥裡的時間也自然拉長。
有意識地消費,好好對待自己所擁有的每一樣物品,在一次次的整理與斷捨離中越來越清楚自己喜歡什麼、適合什麼,風格自然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