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Monday, May 16, 2022

The AY

Explore aspects of travel, fashion, art and lifestyle across boundaries

MENU
  • About
  • Fashion
    • 紐約時尚產業
    • 衣櫥計畫
    • Event
      • NYFW
    • Fashion 101
    • Material Girl
      • Handbag
      • Shoes
      • Accessories
      • Skincare / Makeup
  • Lifestyle
    • New York
    • Art
      • Dance
      • Exhibition
    • Monthly Read
    • Netflix
    • Diary
    • Café
    • Stationery
  • Travel
    • Europe
      • France
      • Germany
      • Netherlands
    • USA
      • New York
    • Taiwan
  • Stories
    • Interview
  • Academia
    • TOEFL
    • DELF
    • Fashion Studies
  • The AY | Select
  • About
  • Fashion
    • 紐約時尚產業
    • 衣櫥計畫
    • Event
      • NYFW
    • Fashion 101
    • Material Girl
      • Handbag
      • Shoes
      • Accessories
      • Skincare / Makeup
  • Lifestyle
    • New York
    • Art
      • Dance
      • Exhibition
    • Monthly Read
    • Netflix
    • Diary
    • Café
    • Stationery
  • Travel
    • Europe
      • France
      • Germany
      • Netherlands
    • USA
      • New York
    • Taiwan
  • Stories
    • Interview
  • Academia
    • TOEFL
    • DELF
    • Fashion Studies
  • The AY | Select
LATEST POSTS
#OOTD 030 衣櫥精選|打造一個不過時的經典衣櫥
#OOTD 029 衣櫥精選|在巴黎一口氣拿下三款 Old Céline 經典包
#OOTD 028|2021 設計師百搭質感單品盤點:Saint Laurent, Prada, Burberry, Totême, Tory Burch
#OOTD 027 衣櫥精選|我最常戴的五副墨鏡:Chanel、Ray Ban、Tom Ford、Gucci、Aperçu
Beara Beara|Dearest Elise,收信快樂 ft. Beara Beara Elyse 信封包
New York|那些到美國留學前,我希望知道的事
#OOTD 026|Prada 德比鞋與目前衣櫥裡第一名的 Vintage Celine 羊毛金釦西外
#OOTD 025|What’s in My Bag? 倫敦小眾包 DeMellier Mini Florence
The Inauguration|服裝作為一種表態:第 46 屆美國總統就職典禮上的衣著政治
#OOTD 024|Vintage 檔案室:兩件 Christian Dior 西裝外套 & Oversized 西外挑選小技巧

Tag: Huaever

Interview|Whatever, Hua-ever「我愛你,與你何干」:旅美模特兒小花蔡宜樺專訪
Posted on: March 13, 2018 Posted by: Elise Ay Comments: 2

IMG_2828-1440x1081.jpg
Elise Ay

台大中文系、台大中文所畢業,以為自己會當一名文學教授,沒想到後來跑到紐約 Parsons 設計學院又拿了個時尚研究碩士學位。流轉在時尚品牌的紐約分部,見證時尚產業的華麗與蒼涼。

Top Posts

  • #OOTD 021|四種常見牛仔褲版型簡介:窄管褲、直筒褲、錐形褲、喇叭褲
  • Fashion Worker|時尚產業裡到底有哪些部門?究竟要如何才能進入時尚產業?
  • Interview|「只要找到自己的價值,在市場上就有不可取代性。」AHA 品牌顧問團隊靈魂人物 Henry 專訪
  • Monthly Read|張愛玲新手入門指南:幾本張愛玲作品推薦
  • #OOTD 030 衣櫥精選|打造一個不過時的經典衣櫥
  • #OOTD 023|好穿又實搭的馬汀大夫!三款值得入手的 Dr. Martens
  • #OOTD 027 衣櫥精選|我最常戴的五副墨鏡:Chanel、Ray Ban、Tom Ford、Gucci、Aperçu
  • #OOTD 017|歐洲冬季旅遊 21 天,幾個 0-15 度的重複穿搭小技巧
  • Beara Beara|Dearest Elise,收信快樂 ft. Beara Beara Elyse 信封包
  • Emily in Paris|《艾蜜莉在巴黎》系列 Ep.2:Work to Live or Live to Work?美、法工作生活平衡

Instagram (@eliseai)

almond croissant for breakfast🥐 almond croissant for breakfast🥐
took this 1994 vintage Chanel tweed jacket for a s took this 1994 vintage Chanel tweed jacket for a spin (pun intended) it’s ballet season again🩰 

this jacket is indeed a vintage find i’ll treasure for a lifetime 

前些日子,在生日左右意外發現了這件 1994 年秋冬的 Vintage Chanel 斜紋軟呢外套🧶 

雖然顏色過於鮮豔,但肩寬剛剛好,除了外套之外,還有一件同款背心,就是圖五六裡的這個 look,於是猶豫了一陣,最後決定收下這件截至目前為止人生中最貴的衣服當作給自己的生日禮物。

經典的斜紋軟呢果然名不虛傳,做工精細,版型挺闊,因為織法特殊,也非常保暖。

斜紋軟呢(tweed)這個布料,來自蘇格蘭男士的服裝,20年代中葉香奈兒女士和情人西敏公爵遊歷蘇格蘭時,注意到了當地這款特殊的面料,也開始實驗性地將它納入設計。

致力於解放服裝加諸於女性身體束縛的香奈兒,以當時沒人想得到的面料,為女性設計了套裝,拿掉了肩墊、去掉了胸線、方便了移動,不強調身體曲線某種程度反而更強調了女性化的一面。

1954年一反當時的 New Look 流行,香奈兒首次推出的斜紋軟呢套裝,馬上一炮而紅成為品牌經典。

1983年卡爾·拉格斐接下香奈兒時裝屋後,更是致力於現代化這款品牌的經典靈魂,加入更多不同的元素,翻玩外套的長度,挑戰各種顏色,讓經典仍然保持和時下流行良好的溝通。

除了面料之外,鈕扣是服裝的珠寶。香奈兒愛在這小東西上做文章,我收下這件的鈕扣是簡單而經典的品牌標誌。

而香奈兒的鍊帶不只用在手袋,也用在服裝上。外套下襬的黃銅鍊增加了整體的垂墜度,進一步勾勒服飾的輪廓與線條。堅持內外都要優雅的香奈兒,維持斜紋軟呢外套的內襯與外層的裁片數量一致,並用上有著品牌標誌的緹花絲綢襯裡,表裡要如一。

這件將近30年的老外套,現在穿上依然不過時,好的版型決定了一件單品的耐久性。

衣服不必多,幾件經典的單品就夠了。

畢竟重複才能穿出風格。
-
jacket: vintage @chanelofficial 
belt: @ysl 
pants: @aritzia 
bag: @louisvuitton 
necklace: @satelliteparis
boots: @rachelcox_official
favorite Asian food in town 還沒來美國以前 favorite Asian food in town

還沒來美國以前,以為自己可以天天吃漢堡薯條沙拉麵包義大利麵,來了之後才發現,米飯、熱湯和麵條才是救贖。

紐約第五年,分享幾家曼哈頓島上最喜歡的亞洲食物(仔細斟酌之後選出這七家,是這幾年來會一直回訪的店家)。

🇯🇵Raku

曼島上最愛的日式烏龍麵店,Soho 本店比 East Village 分店好吃,還會有限量版的海膽鮭魚卵丼飯,中午去比較容易吃到。

老闆在 Union Square 也開了一家甜點店 Patisserie Fouet,最喜歡蕎麥布丁🍮(Raku 也吃得到)

📍 48 MacDougal St,New York, NY 10012

🇯🇵 Nonono

以日式串燒聞名,最喜歡雞尾巴、雞胗與 chicken oyster(不知道怎麼翻),其實每一種都好吃。最好早點去,第一輪就把想吃的點完,通常晚餐時段很多都會完售。

明太子烏龍麵也必點。

同一個老闆在附近也開了兩家現代韓式料理 Take 31 和 Her Name is Han,也都好吃(Nonono 沒位置的時候,服務生都會建議去這兩家碰運氣)。

📍 118 Madison Ave, New York, NY 10016

🇭🇰 Congee Village

冬天很冷的時候,粥之家的港式煲粥是身心靈的救贖。Congee Village 以前得過米其林一星,一碗粥不到十美金,非常划算。

以我的經驗而言,內用吃到的食材最新鮮,用料也相對好,外送外帶通常都沒有這麼新鮮。

📍 100 Allen St, New York, NY 10002

🇹🇭 Fish Cheeks

應該是全曼哈頓最好吃的泰式餐廳,泰式香料蒸魚是招牌,不過其實每道都好吃。

生意無時無刻都很好,大概得兩週前訂位,現場候位會等快兩個小時🥲

📍 55 Bond St, New York, NY 10012

🇹🇼 Bao Bao Café

只要 $11 美金的鹽酥雞便當哪裡找(曼哈頓平均一碗沙拉 $15 美金),除了鹽酥雞之外,便當裡還有生菜和滷蛋,整體不會太油。

曼島上有好幾家分店,是上班外帶午餐的好選擇。

📍 214 W 39th St, New York, NY 10018

🇨🇳 Pinch Chinese

鼎泰豐明年終於要來紐約開分店了!我大鼎泰豐竟然至今在東岸沒有分店,仍舊是件神奇的事。

在此之前,位於 Soho 的 Pinch Chinese 的小籠包穩居我心裡曼哈頓第一名小籠湯包的寶座。

疫情前有 happy hour,酒精飲料以外,小籠包五折真的非常划算。可惜疫情之後不僅取消了 happy hour 還漲價了🥲

📍 177 Prince St, New York, NY 10012

🇨🇳 Szechuan Mountain House

比起得過米其林星星的傾城,我偏愛川山甲的口味,晾衣白肉、水煮魚幾乎每吃必點。整體偏辣🌶️

📍 23 St Marks Pl, New York, NY 10003

一時之間找不到所有店家的照片,就暫時這樣。然後我形容食物的詞彙匱乏,從頭到尾都是好吃😂

也歡迎跟我分享你的口袋名單!
an UES @therow appreciation post an UES @therow appreciation post
spring staples

直到最近一、兩年,我好像才終於找到了自己喜歡、覺得舒適,又最能表現個人特色的穿著風格——
 
寬鬆的西裝外套、同色系套裝、版型好又舒服的淺色直筒牛仔褲、簡單的黑色皮帶、基本色大地色皮革包、四季都能穿的米駝風衣、夏天一件白色 T 恤,冬天一件黑色喀什米爾羊毛衣,趿上黑色樂福鞋或是白色帆布鞋,再戴上一些優雅又能加強整體造型的首飾配件,看似都是簡單的單品,但很神奇就能打造一個理想中乾淨優雅有質感,永不過時的經典衣櫥。
 
綜觀衣櫥計畫裡一系列過往的穿搭紀錄,我喜歡簡單俐落的風格不變,但少了許多吸睛的不對稱單品。比起設計感強烈的品項,現在的我更喜歡質感低調的百搭款,表面看上去沒有什麼特別,但仔細看就會看到版型、品質與細節的堅持。比起抓人眼目的單品,我更想被記住的是整體透露出的氣質與風格,畢竟是人在穿衣,氣場與個性追根究底還是核心。
 
流行來來去去,但個人風格是,找到一個自己喜歡也舒服的樣子,不隨著時間有太大的變化,而當別人看到類似的造型,會下意識想到自己,那就是風格了。

〈衣櫥精選|打造一個不過時的經典衣櫥〉全文在網站✨
channeling that one of a kind Katharine Hepburn vi channeling that one of a kind Katharine Hepburn vibe — oversized suit, loafers, and socks

說到赫本,大家的第一印象應該都是奧黛麗赫本,然而比起甜姐兒,這幾年更喜歡英氣煥發的凱瑟琳赫本。

凱瑟琳·赫本是好萊塢的傳奇,她被奧斯卡提名過12次,曾經拿下四座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小金人;她也是歷史上頭幾位把男裝穿上電影銀幕與首映會的好萊塢女性。

在那個女性於公共場合穿褲子會被逮捕的年代,凱瑟琳破格的衣著選擇與大膽的行事作風,為現代女性打造了一個更多元的衣櫥,並開闢了一條更多可能的道路。

很多時候其實並沒有要刻意模仿或是複製某個樣子,都是在回頭看的時候,才赫然發現,原來在不知不覺中拾起了那些自己欣賞的女性形象。
current living room situation the olfactory exper current living room situation

the olfactory experience of the warterless portable diffuser from @1010hope @yourseasonslife and the essential oil from @nealsyard_taiwan does complete the space 

近期扮家家酒一般慢慢打造一個舒服的家的同時,發現所有的感官觸受都決定了這個空間是否舒適。從視覺、觸覺到嗅覺,五官感受是一體的,味道也直接影響了空間給人的感受。

比起香氛蠟燭,我更喜歡擴香與精油。

@yourseasonslife 是紐約的香氛品牌,以四季為概念,用香氛探索自然的更迭。

Aero無線無水擴香儀,由於不依水為介質,直接以100%純精油為基底,香薰霧化的效果更強,短短十分鐘整個空間就充滿精油療癒的氣味,也沒有點香氛蠟燭會造成頭痛的問題。無線的設計少掉了需要藏線的困擾,也可以隨意自由移動機體,外出也可以帶上,讓每個空間都充滿習慣與喜歡的香氣。

居家佈置是另一個世界,在實驗與試錯的同時,也更了解自己的喜好與優先順序。

八個月之後,這間公寓終於開始有了自己的個性與姿態。

© 2021 The AY|Say hi: hello@eliseay.com